[发明专利]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70566.8 | 申请日: | 201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丁桂甫;孙舒婧;陆闻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续 界面 吸附 介质 有机 废水 循环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吸附介质对有机废水依次进行静态吸附和循环吸附,然后将活性碳纤维进行化学电解处理、酸性脱附处理和碱性脱附处理,最后将活性碳纤维加温干燥后重复进行有机废水的静态吸附和循环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活性炭纤维的用量与有机废水的比例为2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循环吸附是指:将活性碳纤维置于吸附槽中,采用水泵将待处理废水循环泵入吸附槽中进行循环吸附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化学电解处理是指:将活性碳纤维与电源正极相连,将电极板与电源负极相连,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aSO4溶液作为电解液,进行直流电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直流电解的电流为1A,电解时间为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酸性脱附处理是指:将活性碳纤维置于pH=7的去离子水中并逐滴滴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HCl水溶液至pH<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碱性脱附处理是指:将酸性脱附处理后的活性碳纤维置于pH=7的去离子水中,并逐滴滴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NaOH水溶液至pH>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界面吸附介质的有机废水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温干燥是指:采用干燥桶加温至105℃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05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