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线圈结构的电器设备及其线圈结构和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912.0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7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邓柏村;程光明;潘颂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H05B6/42;H05B6/06;H01F5/00;H01F41/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线圈 结构 电器设备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线圈结构的电器设备及其线圈结构和制法,尤指一种可提升散热效果、提高整体效能并避免直径增加的线圈结构、其制法及具有该线圈结构的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器设备亦朝小型化及高效能的趋势发展,然而,电器设备的小型化、效能的增加及散热效率的提升往往无法兼顾。
以日常生活中用以烹煮食物的电器设备,以电磁炉为例,其一般配有线圈结构。请参阅图1,其为电器设备的一现有线圈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线圈结构10包括多个环状线圈101,其以导线11于同一平面绕设而成,且环状线圈101彼此间紧密地排列,此设置方式可避免线圈结构10的直径D1过大而超出受热对象,例如:锅具等(未图示)的范围,以避免减损电器设备的效能,但紧密排列的环状线圈101会阻挡气体的流动,故不利于电器设备内部的强制散热(force air cooling),且会造成较大的背压(back pressure),此外,当线圈结构10通电时,两紧密相邻的环状线圈101亦会因产生磁场而相互干扰,因此两环状线圈101之间会有较大的涡电流而造成传导损失(conduction loss),使得电器设备的效能有所减损。
为了克服相关缺陷,另一种现有线圈结构20根据而生,请参阅图2,现有线圈结构20于两相邻的环状线圈201之间保留一空隙G,此设计固然有利于散热,却会造成线圈结构20的直径D2增加,而由于被加热对象无法完全覆盖线圈结构20,不仅会造成电器设备的体积增加,亦使电磁炉等电器设备无法达到最佳煮食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具有线圈结构的电器设备及其线圈结构和制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实为相关技术领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线圈结构的电器设备及其线圈结构和制法,其将线圈结构盘绕为多个彼此叠设的单元,其中每一单元具有多个交替排列的环状线圈及空隙,且每一单元的环状线圈实质上对应于相邻的次一单元的空隙,相邻的两单元相邻近的任两环状线圈之间具有一间隔,因此本发明可在不增加线圈结构直径的情形下,使强制散热的气流可流通于线圈结构的空隙和间隔之间,以避免气流受到线圈结构的阻挡而无法流通,导致背压升高及散热效果不佳等问题,且亦可避免每一环状线圈因彼此过于靠近而产生磁场所造成的干扰及导电损失。又本发明可进一步通过将线圈结构高频部分的单元靠近壳体结构的上壳体配置,并选择性地通过调整线圈结构靠近上壳体的该单元的环状线圈与上壳体间的距离,使应用该线圈结构的电器设备得以发挥最佳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其包括线圈结构及壳体结构,线圈结构包括彼此叠设的多个单元,每一单元包括交替配置的多个环状线圈及空隙,且每一单元的环状线圈对应于次一单元的空隙,而每一单元与次一单元的任两相邻的环状线圈之间具有一间隔;壳体结构包括容置空间,线圈结构容置于容置空间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线圈结构,其应用于电器设备,该线圈结构包括彼此叠设的多个单元,每一单元包括交替配置的多个环状线圈及空隙,其中每一单元的环状线圈对应于次一单元的空隙,且每一单元与次一单元的任两相邻的环状线圈之间具有间隔。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较广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线圈结构的制法,其中线圈结构应用于一电器设备,而制法包括(a)提供一导电材料;(b)盘绕导电材料而形成彼此叠设的多个单元,其中每一单元包括交替配置的多个环状线圈及多个空隙,且每一单元的环状线圈对应于次一单元的空隙,而每一单元与次一单元的任两相邻的环状线圈之间具有一间隔。
附图说明
图1:其为电器设备的现有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2:其为电器设备的另一现有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3A:其为本发明电器设备的一较佳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3B:其为本发明图3A的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4:其为本发明线圈结构的制作流程图。
图5A:其为沿本发明图3B所示的线圈结构的a-a’线的剖面图。
图5B-图5D:其分别为本发明线圈结构的第二配置形式至第四配置形式的剖面图。
图6A-图6B:其分别为本发明线圈结构的第五、第六配置形式的剖面图。
图7A-图7B:其分别为本发明线圈结构的第七、第八配置形式的剖面图。
图8:其为本发明电器设备的线圈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9A:其为本发明线圈结构与上壳体的第一配置形式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传感网建立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