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方案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432.4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1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春;孙旻;辛建波;郑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辅助 设备 智能化 控制 方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的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方案,属电力信息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开展,传统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智能化改造。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电子设备,甚至是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智能电子设备由于所采用的通讯分析软件、通讯规约和数据格式等不统一造成不同种类的设备间的无法直接互联,导致需要采用额外的硬件和软件来实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联,针对此,在目前的变电站中利用IEC 61850标准进行对智能电子设备,甚至是变电站本身的建模,并基于此实现变电站设备之间,以及变电站与远方调度控制中心的通信,从而真正实现IEC 61850标准所提倡的互操作性以及可替换性。
同时,随着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变电站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对于企业、居民用电的可靠供应,在变电站内部引入了大量的辅助设备,如视频系统、灯光系统、门禁、火警消防、空调、排空排水、气象监测设备等,这一系列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站的正常、稳定、安全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对辅助设备进行建模,如何保证这些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正常,以及这些设备与变电站信息平台之间数据的传递和控制命令的传达,实现辅助设备与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之间,辅助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联动,成为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实现电力系统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目标,提出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通过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将辅助系统数据统一置于信息层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之中,统一处理数据并传递命令,对辅助系统设备进行统一建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独立于网络结构的抽象服务通信接口,在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本发明采用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建模方式,包括逻辑建模和数据结构建模,最终完成辅助设备智能化,实现辅助设备与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之间,辅助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联动。
本发明通过构建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基于IEC 61850标准构建的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在逻辑上可分为三层,包括信息层、控制层和执行层;信息层对应于一体化信息平台;控制层对应于视频灯光控制器、安防控制器、环境控制器等;执行层对应于视频系统、灯光系统、门禁、火警消防、自动气象站、空调、排空排水等。所有设备通过智能变电站特有的一体化信息平台连接成一套系统,充分体现智能变电站信息共享的优势。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在各种子系统内完成信息采集、建模、控制功能,每个子系统自成体系,独立完成运行、维护和升级任务,预留新辅助设备控制系统接口。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采取基于IEC61850的GOOSE报文方式,实现辅助设备的联闭锁智能控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变电站辅助设备的信息集中采集和智能控制;(2)以一种统一、完善的改造方式实现了对传统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智能化改造,达到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预期目标;(3)提高了变电站辅助设备的智能化和互动性,提出的分布式结构方便运行维护、升级改造和新辅助设备的接入。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的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IEC 61850标准搭建基于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变电站辅助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发挥IEC 61850标准体现的互操作性、可替换性的优势,将辅助系统数据统一置于信息层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之中,统一处理数据并传递命令,在本方案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之间闭锁的条件,采用合适的动作命令生成算法,以避免不必要的误动、拒动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对辅助系统设备进行统一建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独立于网络结构的抽象服务通信接口,增强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可以在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4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风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高楼下水道水力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