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格练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389.1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岳帮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帮亚 |
主分类号: | G09B11/04 | 分类号: | G09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格 练字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使用的一种顶格练字方法。
背景技术:众所周知,练好字的关键在于能否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为了便于安排字的间架结构,目前练字方法所采用的习字格大部分是“田字格”,应该说这些习字格在辅助练字者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由于学习者在田字格中练字完全是“缩”在字格里的,整个字都是“悬空”在习字格中,对于每个汉字笔画的长短、偏旁的宽窄大小、结构的布局,教师无法向学生讲解清楚笔画的起止点,学习者也无法操作和把握,难教难学。再者,田字格经纬线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发挥其坐标的功能,因此小学生练字的学习效率低下,书写水平呈下降趋势。
发明内容:本发明克服了原小学生练字存在的弊端,提供了让学生把汉字快速练好,提高书写水平使用的一种顶格练字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外框设四条边,字格与字格之间有字间距,字格中有两条竖虚线和三条横虚线;练字时主要笔画的起笔或收笔都顶住字格框线;写竖画时,起笔或收笔顶住上框线或下框线,起笔或收笔顶住左框线或右框线,横画不压上框线或下框线;写竖画时,竖画不压左框线或右框线;上端、下端、左端及右端的笔画,要顶住上、下、左、右框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利用习字格对汉字笔画的分区定位,使大部分笔画,尤其是主要笔画的起、收笔点都具有精确的长度,使小学生在练字过程中达到心中有形。小学生在练写汉字时能够对所书写汉字的点画及结构准确定位,由于主要笔画都是顶住字格框线,教师使用该练字方法能够向学生讲清楚并可以准确地描述每个笔画的起止点,学生也易于操作和把握,消除了小学生在练字时起笔、收笔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了确定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练字效率与书写水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练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外框设四条边,字格与字格之间有字间距,字格中有两条竖虚线和三条横虚线;练字时主要笔画的起笔或收笔都顶住字格框线;写竖画时,起笔或收笔顶住上框线或下框线,起笔或收笔顶住左框线或右框线,横画不压上框线或下框线;写竖画时,竖画不压左框线或右框线;上端、下端、左端及右端的笔画,要顶住上、下、左、右框线;
所述的字的最上端的笔画,如点画、撇画、竖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
所述的字的最下端的笔画,如竖画、点画、收笔要顶住下框线;如竖画、点画、收笔要顶住下框线;如钩画,即竖钩、弯钩、斜钩、横折钩、竖折折钩、横折斜钩出钩的地方要顶住下框线;如竖提,出提的地方,要顶住下框线;如字最下端的横折,收笔要顶住下框线;
所述的字左端的撇画,收笔处要顶住左框线,也可略微出格一毫米;
所述的字右端的捺画,收笔处要顶住右框线,也可略微出格一毫米;
所述的左右结构的字中,左端的横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右端的横画收笔要顶住右框线;
所述的字的主要长横画,起笔顶住左框线,收笔顶住右框线;字的主要长竖画,起笔顶住上框线,收笔顶住下框线;
所述的全包围结构的字的包围部分,第一画竖画要写在左框线与左虚线之间的位置,第二画横折的横画要写在上框线与上虚线之间的位置,折画要写在右虚线与右框线之间的位置,封口的横画要写在下虚线与下框线之间的位置。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的三点水旁的字,第二个点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
所述的提手旁的字,第三画提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
所述的绞丝旁的字,第三画提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
所述的竖心旁的字,第一画点画,收笔要顶住左框线;
所述的虫字旁的字,第四画竖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第五画提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
所述的言字旁的字,第二画横折提,起笔要顶住左框线;
所述的女子旁的字,第四画提画,起笔要顶住左框线;
所述的草字头的字,第三画斜竖,起笔要顶住上框线;
所述的人字头的字,第一画撇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
所述的春字头的字,第四画撇画,起笔要顶住上框线;第五画捺画,收笔要顶住右框线。
实施例3:如图1所示,所述的练习独体结构的“十”字,第一画横,起笔顶住习字格的左框线,收笔顶住习字格的右框线,第二画竖,起笔顶住上框线,收笔顶住下框线。练习独体结构的“上”字,此汉字共有3个笔画,其中有两个笔画都是顶格,竖画起笔顶住上框线,第三画长横,起笔顶住左框线,收笔顶住右框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帮亚,未经岳帮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