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衣专用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9101.0 | 申请日: | 201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强 |
| 主分类号: | C11D1/94 | 分类号: | C11D1/94;C11D3/48;C11D3/26;C11D3/6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1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衣 专用 洗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液,具体地说是一种内衣专用洗衣液,属于日用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洗衣,生活中再平淡不过的事情。用于衣物洗涤的产品中,洗衣粉一直占着主要的地位。但是,细心的人会发觉,洗衣液主要成分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去污能力强,并且能够深入衣物纤维内部发挥洗涤作用,去污更彻底。洗衣粉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溶解,残留物容易导致衣物损伤,并且不易漂洗;而洗衣液能够完全溶解且溶解速度快,易漂易洗,不会伤及皮肤和衣物。
衣物、纺织品清洁是人类生活从始至终的问题之一,清洁不仅仅是去掉油污灰尘等可见污垢,还应除去甚至杀死对人体有害的病菌。一般的清洗,只能去污,但不能杀菌,所以人们要用专门的杀菌剂再进行杀菌,目前,杀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好,但不易保存,有刺激性,易褪色;含氧消毒剂:杀菌效果好,不稳定,对皮肤有腐蚀;甲酚类消毒剂:杀菌效果一般,有难闻味。以上的杀菌剂都要单独使用,很不方便,而且不环保,真正既能洗衣,又能杀菌,内衣专用,并且性价比好的消费者能接受洗衣液的产品尚未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杀菌去污的内衣专用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衣专用洗衣液,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由下列组分组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25、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5-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2-5、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2-4、羧甲基纤维素0.1-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1、20%聚六亚甲基双胍0.1-5、4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0.3-10、食盐1-3、香精0.1-0.3、去离子水50-80。
一种内衣专用洗衣液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a.将50-60%的65-75℃去离子水,加入化料釜中,然后分别加入上述原料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
b.等温度降到45-50℃时,加入上述上述原料中的聚六亚甲基双胍、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及部分剩余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c.冷却至35-40℃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食盐并调节原液pH至6.0-8.0,加入香精;
d.搅拌均匀后,过滤,静置备用即得成品。
所述d步骤中的过滤是采用200目尼龙筛网过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胍类、双季胺类分复合,通过特殊渗透促进剂作用,使之能有效作用于病菌,提高杀菌力,并能稳定地贮存;用量省;性价比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衣专用洗衣液采用的配方如下,
配制所述的一种内衣专用洗衣液100公斤,按重量份数配比包括下列组分: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公斤、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8公斤、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2公斤、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2公斤、羧甲基纤维素0.2公斤、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公斤、20%聚六亚甲基双胍0.5公斤、4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0.6公斤、食盐1公斤、香精0.1公斤、去离子水65.5公斤。
一种内衣专用洗衣液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a.将50-60%的65-75℃去离子水,加入化料釜中,然后分别加入上述原料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
b.等温度降到45-50℃时,加入上述上述原料中的聚六亚甲基双胍、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按及部分剩余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c.冷却至35-40℃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食盐并调节原液pH至6.0-8.0,加入香精;
d.搅拌均匀后,过滤,静置备用即得成品。
所述d步骤中的过滤是采用200目尼龙筛网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强,未经周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