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花果丛状形整枝防寒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023.4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业;宁豫婷;李振卿;鲁国荣;范海霞;宁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业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花果 丛状形 整枝 防寒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防止无花果越冬冻害并达成矮化密植和优质高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无花果是珍稀的营养保健型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抗癌功效得到世界各国公认,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近30年来,随着人们对无花果营养、医药、保健等价值认识的加深,无花果的栽培得到较快发展,但集中成片的依然极少,大多零星栽培。限制无花果大面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果实不耐贮运,货架期短,需配套加工;二是无花果抗寒性差,若遇-12℃低温,或旬平均温度低于-6℃,地上部分就会受冻死亡。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新疆无花果主产区需进行埋土防寒;黄淮地区可进行庭院栽培或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越冬易受冻害;黄河以北需埋土防寒或保护地栽培。目前,还没有解决防止淮河以北等冬季比较寒冷地区无花果露地栽培越冬冻害问题的有效方法。此外,无花果生长旺盛,树体高大,一般来说采用的是“一字形”、“X”形或主干形整枝,在日本、长江流域等温暖地区以及新疆,一般株行距3×4-5m,亩栽30-50株,不利于提高产量和进行树体管理。急需开发出既能防止越冬冻害又能矮冠密植高产优质的栽培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防止淮河以北等冬季比较寒冷地区无花果露地栽培越冬冻害并实现优质高产提供栽培方法。无花果重度修剪后更新萌芽能力强,当年新梢边生长边分化花芽边结果。无花果的这些生物学特性是丛状形整枝露地防寒高产栽培的基础。
本发明是一种防止冬季比较寒冷地区无花果露地栽培越冬冻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主干丛状形整枝,栽植株行距1.5-2×2.5-3m;第1年春季栽植后留5cm左右剪干,冬季修剪时所有新梢保留3-4芽重剪;以后每年保留健壮结果新梢15-17条/株,生长期及时抹除基部萌芽,9月初结果新梢全部摘心,果实成熟期根据成熟度要求适时分批采收果实,落叶后所有新梢留3-4芽回缩修剪;黄河以北地区冬剪后覆土10cm左右,翌春萌芽前扒开覆土。
采用本发明可进行无花果露地栽培,也可应用于保护地栽培;建园当年产量100-150kg/667m2,第3年1500kg/667m2左右。同时可实现矮化密植,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减少不能成熟采收的无效坐果,树体管理方便,操作简便,病虫害少,省工省力,适宜于规模化、集约化栽培。
具体实施方案
一种防止冬季比较寒冷地区无花果露地栽培越冬冻害的栽培方法,具体实施方法:选用健壮无根瘤病苗木建园,栽植株行距1.5-2×2.5-3m,果园四周栽植防护林;采用无主干丛状形整形修剪;第1年春季栽植后留5cm左右剪干,冬季修剪时所有新梢保留3-4芽重剪;以后每年保留健壮新梢15-17条/株,生长期及时抹除基部萌芽,9月初新梢全部摘心,果实成熟期根据成熟度要求适时分批采收果实,落叶后所有新梢留3-4芽回缩修剪;黄河以北地区冬剪后覆土10cm左右,翌春萌芽前扒开覆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业,未经陈建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结构及应用该离合器结构的耙草机
- 下一篇:大型镶片式回转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