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河湖污染的土著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8529.3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宗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宗南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田学东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污染 土著 | ||
【技术领域】
本领域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河湖污染的土著菌块。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发展,交通枢纽的便利城区人口的迅速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区域规模的扩大,昔日作为景观、灌溉、排洪、储存、纳污的河湖已普遍存在黑臭的现象。
河湖黑臭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重点:1、雨污分流:人口密集区虽建构生活污水集中管网截污至污水处理厂,但出租屋的外来人口洗涤衣物的污水从阳台排入下水道使截污功能不完全;2、旧区化粪池直排;3、3厨余及油脂直排;4、因截污断流使河湖备水量低于生物多样性的繁殖;5、工业废水直排或未达排放标准直排;6、偷倒事业或生活废弃物、废弃土。
由于有机污染物的排入和沉积,造成河湖污染物量超过环境容量。生化分解及温度变化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和底泥变为兼、厌氧状态,在兼、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分解产生黑色胶羽物、甲烷沼气和恶臭味,造成河湖生物死亡或幼虫无法孵化,鱼、虾、贝类生存环境更加严峻。
治理河湖污染的关键在于截污不断流、清淤不转污和恢复河湖生物多样性正常的生态链系统。但现时河涌整治采取工程措施很不合理,截污即断流河湖水源必须依赖汛期,旱季时生物多样性大部份灭失;清污泥、补水、调水也仅仅是转移污泥污染和稀释水体转移至下游,造成水域水质更加恶化;有时还在河湖内构筑硬件设施或设置增氧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河湖污染的土著菌块,易于被搬运和投放,且能够有效地治理河湖污染。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处理河湖污染的土著菌块,其特征在于,取60-65%重量的含水率为48-55%的土著菌培养泥、23-27%重量的氢氧化钙Ca(OH)2、2-3%重量的粗砂糖、1.5-2%重量的过氧化钙CaO2和4-4.5%重量的糯米糊,将以上材料混炼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内压出成各种形状的土著菌块,所述土著菌培养泥是经以下方式做成:提取河湖底泥样品,分离获取所需要的土著菌:厌氧及兼氧性菌株,然后增繁土著菌,再经由厌氧调适使土著菌达到休眠状态,得土著菌培养泥。
所述各材料的比重为:64%重量的含水率为48-55%的土著菌培养泥、27%重量的氢氧化钙Ca(OH)2、3%重量的粗砂糖、2%重量的过氧化钙CaO2和4%重量的糯米糊。
本发明将土著菌培养泥与四种固型剂混合做成土著块,易于被搬运和投放,投入河湖中,土著菌块中的土著菌在河湖水体内迅速繁殖并分解有机污染物,以消除河湖发黑发臭,有效地治理河湖污染,这是以污治污的手段;且不必引入外来生态菌种无变种隐忧,不产生二次或微量污染公害。土著菌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巨大的生产者也是原位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基础的生产力;土著菌微生物为原位生态物种的天然微生物,无基因重组及突变过程,不含致病菌,无生物安全性隐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提供治理河湖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61%重量的含水率为48-55%的土著菌培养泥、28%重量的氢氧化钙Ca(OH)2、3%重量的粗砂糖、3%重量的过氧化钙CaO2和5%重量的糯米糊,将以上材料混炼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内压出成各种形状的土著菌块。
土著菌培养泥是经以下方式做成:提取河湖底泥样品,分离获取所需要的土著菌:厌氧及兼氧性菌株,然后增繁土著菌数量,一般使得每克培养泥中含有103至105个土著菌,再经由厌氧调适使土著菌达到休眠状态,得土著菌培养泥。
上述分离获取土著菌的常用方法有稀释分离法、划线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
增繁土著菌数量是通过配制的培养基(如营养成分),选择一定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培养基酸碱度等)来控制,这些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特点,可选定糖、淀粉、纤维素等,在增繁土著菌数量的过程中,要以其中的一种食物为唯一碳源,利用这一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正常生长。
实施例二
取65%重量的含水率为48-55%的土著菌培养泥、26%重量的氢氧化钙Ca(OH)2、2.5%重量的粗砂糖、2.5%重量的过氧化钙CaO2和4%重量的糯米糊,将以上材料混炼搅拌均匀后送入模具内压出成各种形状的土著菌块,土著菌培养泥的制作如同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宗南,未经周宗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农村饮用水除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煤矸石生产污泥调质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