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能灯泡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8426.7 | 申请日: | 201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世凯 |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7/00;F21V23/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能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能灯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灯泡用于提供照明,现有技术的LED灯泡都需要外接电源,LED灯泡需要接入市电,通过市电提供电源。灯泡只能用于提供照明,灯泡是一种耗能产品,灯泡无法发电,亦无法产生电能,,因此,现有技术的灯泡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能灯泡,它依靠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灯泡具有发电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绿色、节能、环保,维护费用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能灯泡,包括灯头和玻璃罩,玻璃罩的下端固定于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设置于玻璃罩内。
所述光能灯泡还包括基板,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固定于基板,基板上设置两个焊接电极,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基板上的两个焊接电极。
所述玻璃罩的顶部设置有具有聚光作用的聚焦透光片,聚焦透光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外凸的弧形曲面或球形曲面,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设置于聚焦透光片的一倍焦距的所在位置或一倍焦距附近的位置。
所述聚焦透光片贴设在玻璃罩的顶部或者所述聚焦透光片与玻璃罩一体成型。
所述聚焦透光片聚焦倍数在300~00倍的范围内选择。
所述光能灯泡还包括出两个电性接脚两个电性接脚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焊接基板的两个焊接电极,两个电性接脚的第二端分别电性焊接于灯头内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光能灯泡还包括蓄电装置,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连接蓄电装置。
所述蓄电装置固定于灯头内。
所述蓄电装置为独立于光能灯泡外的外置于式的蓄电池。
所述光能灯泡内设置有LED灯,LED灯连接蓄电装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光能灯泡依靠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灯泡具有发电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绿色、节能、环保,维护费用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能灯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能灯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头2、玻璃罩3、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4、基板5、聚焦透光片6、电性接脚7、焊接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能灯泡,包括灯头1、玻璃罩2和能够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玻璃罩2的下端固定于灯头1,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设置于玻璃罩2内。
本发明的光能灯泡依靠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灯泡具有发电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绿色、节能、环保,维护费用低。
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不但能吸收太阳能全频谱的能量,并同时克服传统矽原料的太阳能电池耐温差、易衰竭的缺陷,同时解决光电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厚度小,便于安装于玻璃罩2内,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灯泡,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的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光能灯泡通过灯头1能够使用于现有技术的灯泡插座,光能灯泡的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光能灯泡还包括基板4,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固定于基板4,基板4上设置两个焊接电极7,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基板4上的两个焊接电极7。基板4是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的支撑体,通过基板4固定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
玻璃罩2的顶部设置有具有聚光作用的聚焦透光片5,聚焦透光片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外凸的弧形曲面或球形曲面。设置聚焦透光片5能够大幅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聚焦透光片5用于进一步聚集光线,使光线集中照射到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不但能够增加光能灯泡的光能吸收量,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使光能灯泡能够转换得到更多的电能。
聚焦透光片5贴设在玻璃罩2的顶部。
于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焦透光片5与玻璃罩2一体成型。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聚焦透光片5聚焦倍数在300~600倍的范围内选择。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光线聚集到砷化镓光能转换芯片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世凯,未经林世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锁式插头插座
- 下一篇:红外遥控启动的TL431测温式待机监控电源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