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确导向搜索工具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7936.2 | 申请日: | 201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广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导向 搜索 工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类信息和互联网网络信息的搜索工具系统。
背景技术
首先,要说明一下,下面几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不要混淆:搜索模块、检索模块、搜索导向模块、多维搜索导向模块、多维导向搜索模块各有不同的含义。
搜索模块是指具有完整搜索功能的模块,等同于搜索功能模块。
检索模块和搜索导向模块都是搜索模块的功能组件。
多维搜索导向模块是具有多维特性的搜索导向模块,是指在搜索导向模块的第一层级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搜索类别选项,并且至少有两个搜索类别选项包含具有独立搜索导向功能的下级搜索选项。
多维导向搜索模块则是指具有多维导向特性的搜索功能模块。
搜索引擎是当前最重要、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网络工具之一。搜索引擎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一站式解决方案”,就是能用同一个搜索引擎实现所有的搜索请求。
但现有各种搜索工具的功能还难以尽如人意——不是准确度不高就是功能覆盖不全面,而且对于不常用的专项搜索操作很不便利。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的搜索引擎只实现了现实中极少的一部分搜索需求,也就是说搜索引擎的技术发展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为此,Google公司提出了“云计算”技术,百度公司则提出了“框计算”理念,并在这些技术和理念的指引下,开发出很多新技术和应用,使搜索引擎的功能更为强大。但他们离全功能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还相距甚远。2009年8月18日,百度公司在“框计算”发布会上也指出,对于“身材瘦弱、性格内向的男孩,报考什么专业”这样的搜索请求,现有搜索引擎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对于类似的具有不确定性意向的表意性搜索请求,现有的搜索引擎都是无法解决的。现有搜索技术都着眼于和关键词直接匹配的文字性搜索结果,而没有对关键词背后所隐含的用户的搜索目的进行深入分析,因而无法提供与搜索目的间接相关但往往更重要的延展性结果。针对这类搜索请求的直接答案不一定曾经在网络上存在过,因此无从搜索。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搜索请求无法解决。其实,提出这一搜索请求的用户本人也未必指望能搜索到直接的答案,即便搜索到了相关的答案,也一定不是用户所需要的。用户的真正目的可能是想寻找在线专家或者专业的咨询网站或论坛,然后进行更深入详细地咨询。因此对此类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意向的表意性搜索请求返回一个专业咨询网站或论坛的链接是合适的。
归纳起来,现有搜索引擎主要有以下三大搜索盲点和五大缺陷:
盲点一:对具有不确定意向的表意性搜索请求无能为力。
盲点二:一些网络资源虽然在文字上没有包含用户所提交的搜索关键词,但其内容却是和用户的搜索需求高度相关的,对这类网络资源,现有搜索引擎是搜索不出来的。
盲点三:对所有类型的搜索请求实施“一站式解决方案”无法实现。
缺点一:搜索关联度不高,搜索结果本身就是一个海量信息库,里边绝大部分是不符合用户需求的垃圾信息,用户还要进行二次、三次、更多次的搜索,并需进一步甄别。
缺点二:各类网络站点是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载体,是构成互联网系统的基石之一,但对于如此重要的网络资源,现有搜索工具都不能进行高覆盖率高准确度的专项搜索,现有技术还是停留在原始的分类目录层面上。
缺点三:搜索功能不全面,很多垂直类搜索无法进行整合。这个缺点如果不解决,则一站式解决方案不可能实现。
缺点四:用户导向性很差。目前有的搜索引擎的“更多”页面里有十几个选项,要在十几个没有任何排列规律的选项里找到一个不常用的主题很容易使用户失去耐心——相当于在一个放有十几把不同工具的工具箱里翻找一把不常用的工具;另外,第三方网站在引入搜索引擎接口时也往往把“更多”选项给省略了;其次,即便用户知道有个“更多”选项,一般也很难了解哪些专题具有专用搜索功能,用户需要思考分析并查看“更多”页面后才能确定,这和互联网操作的“简便化”、“傻瓜化”有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缺点五:扩展性很差。用户的搜索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搜索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搜索引擎能够满足这种不断扩展的搜索需求。按目前的搜索引擎结构布局,唯一的方法是把“更多”页面做的更大,甚至两页三页。可以想象这将是如何混乱的一种局面。这样发展下去,可能还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用来搜索类别选项的搜索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广,未经张文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