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卤B1级高阻燃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7342.1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G18/48;C08G18/50;C08K5/524;C08K5/521;C08K5/3492;C08J9/1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1 阻燃 喷涂 聚氨酯 泡沫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B1级高阻燃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保温性能最好的隔热材料,但其含可燃碳氢链段、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是可燃物,遇火会燃烧并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给灭火带来困难。目前,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采用添加含卤、磷的阻燃剂或多元醇的方式达到阻燃目的。泡沫中含卤素的物质容易分解释放卤化氢等腐蚀性有毒气体,从而对泡沫如建筑墙体等附着物造成破坏,影响附着物的功能和寿命,同时对周围环境也造成破坏;加之含卤素的泡沫遇火也放出卤化氢等腐蚀性有毒气体,燃烧烟密度大,不仅对附着物及环境造成破坏,更不利于火灾前的逃生和救援工作。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包括燃烧烟密度以及燃烧产物毒性等参数。
为顺应低毒害、低烟雾等的环保要求,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使泡沫的阻燃性能达到了国家B1级标准,避免了卤素分解造成的影响,降低泡沫燃烧时的烟密度和有毒气体的排放,泡沫的其它性能指标如导热系数、尺寸稳定性等均保持良好,且属于无卤素绿色环保的泡沫。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卤B1级高阻燃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采用无卤素阻燃聚醚多元醇,替代普通聚醚多元醇,降低泡沫燃烧时的烟密度和有毒气体的排放,并使泡沫的阻燃性能达到了国家B1级标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卤B1级高阻燃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由无卤B1级高阻燃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组合聚醚与异氰酸酯混合发泡制得。
所述的无卤B1级高阻燃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组合聚醚与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1~2。
所述的无卤B1级高阻燃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组合聚醚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
聚醚多元醇A 50~60
聚醚多元醇B 25~35
阻燃聚醚多元醇 8~15
泡沫稳定剂 2.0~5.0
复合催化剂 3.0~6.0
非卤素阻燃剂 15~25
去离子水 0.5~1.5
发泡剂 12~20
其中聚醚多元醇A为聚醚403、聚醚4110或聚醚KS-8326,聚醚多元醇B为聚醚NGPS-6533或聚醚PS-3152。
上述聚醚403为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聚醚4110为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醚KS-8326为天津康顺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醚NGPS-6533为张家港南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醚PS-3152为南京金陵斯泰潘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
所述的阻燃聚醚多元醇为SPPG280、POP290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阻燃剂SPPG280为湖州创新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阻燃剂POP290为湖州创新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所述的泡沫稳定剂为AK8805、AK8808、AK8812、AK8830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泡沫稳定剂AK-338、AK8805、AK8808、AK8812和AK8830均为南京德美世创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
所述的复合催化剂为三乙醇胺、油酸钾、三乙烯二胺、苄胺中的二种或几种。
所述的非卤素阻燃剂为三(一缩二丙二醇)亚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亚磷酸酯或三聚氰胺衍生物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发泡剂为HCFC-141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无卤聚醚多元醇和添加无卤阻燃剂,制得的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达到国家B1级标准;泡沫燃烧时释放的气体低毒低浓度,能够有效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使用较低的异氰酸酯,成本明显降低;泡沫具有较好好的导热系数和粘结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无卤B1级高阻燃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组合聚醚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组成:
聚醚多元醇A 50
聚醚多元醇B 25
阻燃聚醚多元醇 8
泡沫稳定剂 2.0
复合催化剂 3.0
非卤素阻燃剂 15
去离子水 0.5
发泡剂 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炉煤气净化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注射泵、注射装置及注射泵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