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排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7318.8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松;游敏;郑小玲;罗朝祥;俞歌;吕鹏远;王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D1/38 | 分类号: | B66D1/3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计和起重运输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新型排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采用专用装置和技术的情况下,缠绕在起重机或其它排绳或排线装置卷筒上的钢丝绳(以下统称线缆)是无序排列的,常常出现线缆相互挤压的“乱扣”现象。在线缆拉力的作用下,绕入或绕出的线缆和卷筒上已有的线缆会出现非常大的挤压滑动,造成线缆剧烈的抖动和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这种现象在大型起重机的多层卷筒中非常普遍,严重地影响了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增加了起重机维护的成本。
现有的排绳或排线技术有很多,但还不能完全解决绳线的“乱扣”现象。如,纯机械式的排绳线装置结构简单,但由于摩擦、磨损和变形常常出现误动作和不动作现象,容易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排绳乱扣的现象是大型起重机卷筒的排绳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排绳装置,本发明装置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检测行程开关信号,在设有双向离合器的自动换向装置作用下实现导引丝杆的正反向旋转,继而控制绳或线在卷筒上的有序整齐排列,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排绳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排绳装置,自动换向装置与导线装置连接,自动换向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卷筒连接。
自动换向装置内设有三个啮合的锥齿轮,左锥齿轮和右锥齿轮空套于导引丝杆轴端的光轴上;
左锥齿轮与右锥齿轮之间设有换向滑套,换向滑套与导引丝杆通过导向键连接;
换向滑套与拔叉连接,拔叉与换向丝杆上的换向螺母连接。
导线装置的导引丝杆两端设有行程开关。
换向丝杆两端设有行程开关。
换向滑套的两端与左锥齿轮和右锥齿轮的轴端齿分别啮合。
左锥齿轮和右锥齿轮的轴端是牙嵌式离合器的啮合齿。
本发明装置有益效果如下:
1、自动换向装置可实现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丝杆螺母走到导引丝杆的尽头(即线缆缠绕到卷筒端头时),导引丝杆便会自动反转,从而引导线缆在卷筒上正确的绕入、绕出并在卷筒的两端换向。
2、应用两对行程开关分别检测导引丝杆螺母的和换向丝杆螺母的位置,最终控制导引丝杆螺母的反向移动和换向丝杆螺母的行程。
3、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检测行程开关的信号,判断导引丝杆螺母的位置,并控制换向丝杆电机的旋向,通过换向丝杆螺母上的拨叉控制换向滑套与左右锥齿轮的啮合,实现导引丝杆的正反向旋转,从而带动导引丝杆螺母的左右移动,通过导引丝杆螺母上的导引滚轮迫使线缆在卷筒上的正确排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图1是本发明装置自动换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2、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排绳装置,自动换向装置1与导线装置连接,自动换向装置1通过传动装置6与卷筒12连接。
所述自动换向装置1内设有三个啮合的锥齿轮5,5’,5’’,左锥齿轮5和右锥齿轮5’ 空套于导引丝杆2轴端的光轴上;
左锥齿轮5与右锥齿轮5’之间设有换向滑套8,换向滑套8与导引丝杆2通过导向键连接;
换向滑套8与拔叉4连接,拔叉4与换向丝杆9上的换向螺母10连接。
所述导线装置的导引丝杆2两端设有行程开关3,3’。
所述换向丝杆9两端设有行程开关11,11’。
所述换向滑套8的两端与左锥齿轮5和右锥齿轮5’的轴端齿分别啮合。
所述左锥齿轮5和右锥齿轮5’ 的轴端是牙嵌式离合器的啮合齿。
本发明装置由自动换向装置1、传动装置6和导线装置组成,其中传动装置6可以为链轮,如图1所示。
其中自动换向装置1由三个啮合的锥齿轮5,5’,5’’,与右锥齿轮5’固定连接的传动装置6,位于左锥齿轮5和右锥齿轮5’之间的换向滑套8,电机7,换向丝杆9以及固定在换向换向丝杆9上的换向螺母10上的拨叉4主要组成,如图2所示。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