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氧症治疗和呼救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7224.0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0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峰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5/00;G08B21/04;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2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氧 治疗 呼救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低氧症治疗和呼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个人体氧含量的上限和下限,作为人体氧含量的正常范围,如果人体氧含量低于下限,则断定缺氧,经检测病人体内的氧含量,发现人体处于低氧状态时,通过补氧控制装置控制可以调节补氧速度的补氧装置,按照缺氧程度控制补氧装置进行补氧,补氧的速度随着缺氧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缺氧越严重,补氧速度越快,反之,补氧速度越慢;当检测到人体氧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时,就通过控制装置停止补氧;通过这种由检测装置、补氧控制装置、补氧设备和人体构成的一个闭环补氧控制系统,将患有缺氧症的病人身体的氧含量控制在正常水平,达到保持健康的目地;
如果经过检测发现低氧状态无法通过补氧缓解或持续加重时,可能此时的低氧症状是由呼吸类疾病造成持续长时间呼吸停止、或者心脏病发病造成供血障碍、或者神经性的疾病造成呼吸停止、只要是出现无法通过补氧进行缓解的低氧症状的时候,通过与当事人随行设置或者在当事人附近设置的带有延时提示系统的低氧症治疗和呼救系统对病情作出判断,提示时呼叫当事人,如果在睡眠状态则试着叫醒当事人,如果情况不严重或者当事人能够自救或能够自行向有关人员及部门呼救或让其他人呼救或不想呼救,则在延时过程中通过手动触发开关停止正在运行的系统,阻止之后的呼救程序进行;如果当事人已无能力呼救,则在延时后同时触发低氧症治疗和呼救系统中的现场呼救模块和远程通信模块进行现场呼救和远程呼救,通过延时过程中的语音提示提醒当事人马上进入报警状态,自主是否继续报警,如果需要继续报警,则急救系统通过有线或/和无线通信设备向现场和/或距离最近而且可用的急救设备或/和急救中心或/和相关人员和部门以连续或/和断续、继发或者并发的通信方式进行报警,通信设备是单模或多模设备;
事故处理中心和相关人员或部门接到呼救之后,呼叫医护人员来进行设备抢救之后的进一步治疗,医护人员救援途中可通过报警端触发模块的存储和通信模块实时获得病人的体征信息。
2.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的低氧症治疗和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事故触发模块(1)、事故判断和信息处理模块(2)、现场呼救模块(3)和远程通信模块(4)和补氧控制模块(5)和补氧模块(6)和人机界面(7),其中:
事故触发模块(1)由事故传感器(1a)、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1b)、病情判断单元(1c)、存储和通信单元(1d)组成,事故传感器(1a)的输出端与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1b)的输入端联接,同时,事故传感器(1a)的输出端也与存储和通信单元(1d)的输入端联接,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1b)的输出端与病情判断单元(1c)的输入端联接;
事故判断和信息处理模块(2)由中央控制单元(2b)构成,中央控制单元(2b)的总接线口(2a)的输入端与事故触发模块的病情判断单元(1c)的输入端联接,围绕中央控制单元(2b)还配置有定位相关单元(2c)、存储设备(2d)和外围电路(2e),其中中央控制单元(2b)的输出端与远程通信模块(4)的输入端联接,同时也与现场呼救模块(3)的输入端联接,中央控制单元(2b)的输入输出端与存储设备(2d)的输出输入端联接;
现场呼救模块(3)和远程通信模块(4)的输入端均与事故判断和信息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远程通信模块(4)的输出端通过有线通信网络或无线通信网络与预设通讯群组装置的报警输入端联通,预设值是变量;
补氧控制模块(5)由缺氧程度检测单元(5a)和补氧量控制单元(5b)构成,其中,缺氧程度检测单元(5a)的输出端与补氧量控制单元(5b)的输入端联接,事故触发模块(1)的输出端与补氧控制模块(5)的输入端联接;
补氧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与补氧模块(7)的输入端联接;
人机界面模块(7)的输入输出端与所有其他模块的输出输入端互相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氧症治疗和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缺氧程度检测单元(5a)对缺氧程度的判断是通过比较预设人体正常含氧量的范围和现时含氧量的差别并由硬件电路或由处理器的软件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氧症治疗和呼救系统,其特征在于:事故触发模块(1)中的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1b)自动形成每年和/或每月和/或每周和/或每天和/或每时报告存储到事故判断和信息处理模块(2)的存储设备内,并可通过远程通信模块(4)将信息传到周边局域网设备和/或互联网和/或将信息传到特定监控设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峰,未经李云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72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