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工预应力耐久性混凝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6236.1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强;李少先;鲍汝苍;宋胜林;薄春莲;杨玉章;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耐久性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特别涉及一种海洋工程中使用的预应力耐久性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是指混凝土的材料和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外界因素和混凝土内部缺陷长期共同作用下,原设计功能不至于显著降低的性质。或者说是在设计耐久寿命内抵抗外界环境因素或混凝土内部缺陷所产生的侵蚀破坏作用的能力。现有技术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一般是基于保罗米公式的强度设计方法,根据强度要求确定配合比,但随着人们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日益重视,混凝土的配比设计逐步走向耐久性设计为主,强度设计为辅。同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试图找出一种适合海洋土建工程的预应力耐久性混凝土的配方,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的同时拥有优良的抗裂防渗性能,以及优越的抗碳化耐久性、抗硫酸盐侵蚀耐久性和抗氯离子渗透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工预应力耐久性混凝土配比,解决了同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试图找出一种适合海洋土建工程的预应力耐久性混凝土的配方在满足强度同时拥有优越的耐久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种海工预应力耐久性混凝土,以100份重量单位计含有以下物质:8.5份的强度为42.5的硅酸盐水泥;42.7份的直径为5-31.5毫米的碎石;30.4份中粗砂;6.2份的水3份的粉煤灰;9.2份的矿粉。
粉煤灰与矿粉的比例最好为1∶3。
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配方特别适合于在海水中进行的土建施工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的同时具有优越的耐久性能。
具体实施例:
处于海水环境中的大桥,海水对桥梁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按桥梁结构100年设计基准期和使用年限的要求,特进行结构耐久性设计,经过大量的试验,找出了一种可以通用的海工耐久性混凝土各组份掺配比例,即:以100份重量单位计含有以下物质:8.5份的强度为42.5的硅酸盐水泥;42.7份的直径为5-31.5毫米的碎石;30.4份中粗砂6.2份的水3份的粉煤灰9.2份的矿粉。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控制混凝土结构各种原材料的掺配比例。通过试验检测,混凝土耐久性完全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62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