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5996.0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朱云春;帅邵舜;刘凤华;丁金鑫;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8 | 分类号: | C08L51/08;C08L83/07;C08K13/02;C08K3/22;C08K3/02;C08K3/38;C08K5/11;C08K3/04;C08K5/29;H01B7/1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扭曲 电缆 护套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其主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获得:
聚氨酯弹性体 100份、
醋酸乙烯酯 20-40份、
阻燃剂 30-50份、
增塑剂 10-20份、
防老剂 0.5-3份、
操作剂 5-15份、
抗水解剂 1-3份、
其它助剂 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为:
聚氨酯弹性体 100份、
醋酸乙烯酯 20-30份、
阻燃剂 30-40份、
增塑剂 10份、
防老剂 1-2份、
操作剂 10份、
抗水解剂 1-1.5份、
其它助剂 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选用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醋酸乙烯酯选用醋酸含量<15%的材料;阻燃剂采用重量比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钙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硼酸锌=2:2:1:1:1的组合物;增塑剂采用重量比为甲基乙烯基硅油:葵二酸二辛酯=2:1的组合物;防老剂采用重量比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1:1的组合物;操作剂采用重量比为聚乙烯蜡:汽缸油=2:1的组合物;抗水解剂为双(2,6-二异丙基苯基)碳二亚胺,其他助剂为任意重量比的颜料和金属钝化剂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钙系阻燃剂选用氧化钙,磷系阻燃剂选用红磷,受阻酚类抗氧剂选用抗氧剂1010,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选用光稳定剂HA88,颜料选用钛白粉、四氧化三铁、镉橙、镉黄、酞菁绿酞菁蓝或炉法炭黑中的一种,金属钝化剂选用N,N'-二亚水杨基丙二胺。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基础橡胶
首先将聚氨酯弹性体在开炼机上进行混炼,充分包辊后加入醋酸乙烯酯,充分混炼后打成基础橡胶卷备用,其中,开炼机辊筒温度为100-120℃,
(2)在开炼机上将步骤(1)得到的基础橡胶卷混炼,充分包辊后加入阻燃剂、增塑剂、防老剂、操作剂、抗水解剂及其它助剂混炼,成型后减小辊筒间距,将得到的橡料打薄片,其中混炼温度不高于120℃;或者在密炼机上,首先将步骤(1)得到的基础橡胶卷投入密炼机混炼30-60秒后,添加阻燃剂、增塑剂、防老剂、操作剂、抗水解剂及其它助剂混炼,混炼4-6分钟后造粒并冷却,其中混炼温度不高于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料打薄片即橡料打三角包至少3次后出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体选用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醋酸乙烯酯选用醋酸含量<15%的材料;阻燃剂采用重量比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钙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硼酸锌=2:2:1:1:1的组合物;增塑剂采用重量比为甲基乙烯基硅油:葵二酸二辛酯=2:1的组合物;防老剂采用重量比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1:1的组合物;操作剂采用重量比为聚乙烯蜡:汽缸油=2:1的组合物;抗水解剂为双(2,6-二异丙基苯基)碳二亚胺,其他助剂为任意重量比的颜料和金属钝化剂的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钙系阻燃剂选用氧化钙,磷系阻燃剂选用红磷,受阻酚类抗氧剂选用抗氧剂1010,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选用光稳定剂HA88,颜料选用钛白粉、四氧化三铁、镉橙、镉黄、酞菁绿酞菁蓝或炉法炭黑中的一种,金属钝化剂选用N,N'-二亚水杨基丙二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护套材料在电缆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59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