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存储的方法及其系统及客户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5704.3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6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甘德新;张玉强;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网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存储 方法 及其 系统 客户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的存储技术。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存储系统中,主要有两种模式:网络附加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模式和存储区域网(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模式。
其中,NAS通常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件(例如磁盘阵列、CD/DVD驱动器、磁带驱动器或可移动的存储介质)和内嵌系统软件,可提供跨平台文件共享功能。NAS通常在一个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简称“LAN”)上占有自己的节点,无需应用服务器的干预,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存取数据,在这种配置中,NAS集中管理和处理网络上的所有数据,将负载从应用或企业服务器上卸载下来,有效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用户投资。其原理如图1所示,NAS在网络上传输的是文件片段,在服务器上的存储方式是文件目录结构。NAS具备以下优点:
(1)易于备份,如果服务器上出现硬件损坏(比如硬盘扇区损坏),只会损坏部分文件。
(2)适合共享数据存储,数据容易实现共享。
SAN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的一种架构,它将服务器和远程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磁带库)连接起来,使得这些存储设备看起来就像是本地一样。其原理如图2所示,SAN在网络上传输的是扇区数据,在服务器上的存储方式是映像文件。SAN具备以下优点:
(1)在客户端上表示为操作系统的原生存储设备,数据的私密性较好。
(2)传输的速度较快。
(3)适合个性存储,数据较易实现私密性。
(4)一般实做为硬件,比如刀片式ISCSI Server,布署比较简单。
然而,无论是NAS还是SAN,都有其各自的缺点。比如说,NAS的缺点是:
(1)在客户机上表示为共享盘/网络邻居(Windows)/samba(Linux),因为是共享的数据,很难做到数据的私密性。
(2)传输的速度较慢。
(3)一般实做为软件,比如FTP Server/Samba/....,较难硬件化;布署时需要一定专业知识。
SAN的缺点是:
(1)由于在服务器上表现为映像文件,个头都比较大,直接备份基本上不可能。
(2)数据不容易在不同用户之间共享。
(3)传输的是扇区数据,未加密,极有可能被从网络层捕捉。
也就是说,无论是选用NAS作为远程存储方式,还是选用SAN作为远程存储方式,都存在各自的困境,无法将NAS和SAN的优势进行结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存储的方法及其系统及客户端,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共享同一文件和目录,在服务器上存储的是目录结构,易于备份;在客户机上是操作系统原生设备,具有很好的私密性,有效结合了NAS和SAN的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远程存储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服务器端以网络附加存储器NAS方式对客户端的内容进行存储,在客户端将所述服务器端上存储的内容映射到虚拟磁盘中;
当所述客户端的用户操作所述虚拟磁盘时,将对该虚拟磁盘的操作请求在到达扇区级请求之前进行截获,并将截获的所述操作请求传输给所述服务器端;
所述服务器端向所述客户端响应所述操作请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远程存储系统,包含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端包含:服务器文件系统模块,用于以网络附加存储器NAS方式对客户端的内容进行存储,并根据来自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请求,向所述客户端响应所述操作请求;
所述客户端包含:解释模块和传输模块;
所述解释模块用于将所述服务器端上存储的内容映射到虚拟磁盘中,并在所述客户端的用户操作所述虚拟磁盘时,将对该虚拟磁盘的操作请求在到达扇区级请求之前进行截获;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解释模块截获的所述操作请求传输给所述服务器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网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网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5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