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4653.2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葛德钜;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德钜;周兵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7/0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瘙痒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内服或外用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老年人。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属中医“痒风”的范畴。 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可全身发生,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
本病病因复杂,全身性瘙痒症多与一些慢性内脏疾病有关,局部不良刺激常是诱发和加重本病的外因,也与局限瘙痒症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为:1、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可因搔抓而出现继发性皮损。2、瘙痒轻重不一,常阵发性加重,与情绪、气候、饮食等因素有关。 3、部分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出现一些神经衰弱的症状。4、局限性瘙痒症多见于肛门、阴囊和女阴。
中国专利CN200410050135.5公开了一种止痒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地黄、当归、苦参、白鲜皮、丹参、蝉蜕、甘草、黄芩和土茯苓9味中药原料制成的片剂、胶囊、颗粒剂或口服液。中国专利CN200510012208.6公开一种治疗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是由浮萍和葱白制成,可以是颗粒剂、胶囊、滴丸、软胶囊、泡腾片、口服液、片剂、丸剂和包衣丸剂。
上述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制品,过多地注重调节,相对降低了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比重,影响了药物功能发挥,所以功效慢,疗程长,效果不理想;而且现有的中药可内服的但不能外用,可外用的又不能内服,给药途径单一,使得患者对药物的吸收缓慢。内服中药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而言,不但吸收慢,而且容易造成脾胃损伤,甚至加重病情。
中药由于多为熬制的汤剂或丸剂,较西药服用困难,也大大地影响了中药的普及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组方合理,配伍精简、疗效确切、标本兼治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以治为主,治养结合,而且该药物既能内服通过脾胃吸收又能外用通过皮肤吸收,还能内服加外用两种方式复合吸收。这种复合给药方式有利于人体对药物的高效吸收,为脾胃虚弱、工作繁忙、怕吃苦药的人群提供多种选择,尤其为现代职业人群的患者所接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玫瑰花1~20份,代代花1~20份,熟地1~20份,生地1~20份,赤芍1~20份,当归1~20份,川芎1~20份,女贞子1~20份,枸杞子1~20份,玉竹1~20份,麦冬1~20份,菟丝子1~20份,浮萍1~20份,防风1~20份,防己1~20份,枳壳1~20份,生黄芪1~20份,首乌1~20份,刺蒺藜1~20份,白鲜皮1~20份,含量为95%以上的食用乙醇1~20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的用量为:玫瑰花15~20份,代代花15~20份,熟地15~20份,生地15~20份,赤芍15~20份,当归15~20份,川芎15~20份,女贞子15~20份,枸杞子15~20份,玉竹15~20份,麦冬15~20份,菟丝子15~20份,浮萍15~20份,防风15~20份,防己15~20份,枳壳15~20份,生黄芪15~20份,首乌15~20份,刺蒺藜15~20份,白鲜皮15~20份,含量为95%以上的食用乙醇15~20份。
以上配伍的中药用量均为生药量。
为了增强药物的透皮效果,本发明药物中还可以掺入透皮剂,优选是重量份为1~5份的氮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 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玫瑰花、代代花、熟地、生地、赤芍、当归、川芎、女贞子、枸杞子、玉竹、麦冬、菟丝子、浮萍、防风、防己、枳壳、生黄芪、首乌、刺蒺藜和白鲜皮按照中药的常规提取方法,分别获得各味原药的提取物;
b) 常温下,取5~6倍量的去离子水,加入所述重量配比的含量为95%以上的食用乙醇,配制成含醇水溶液;
c) 将步骤a所得提取物加入上述含醇水溶液中,搅拌120分钟,沉淀2~4小时,过滤,所得滤液灭菌消毒,按量灌装,得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
进一步地,步骤c中,可将步骤a所得提取物和1~5重量份的氮酮一起加入含醇水溶液中。
所述中药材的常规提取方法可根据药材的种类采用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半仿生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德钜;周兵,未经葛德钜;周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4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叶因子3的新用途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热证感冒的中药及其用途和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