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心轴的扣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4617.6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心轴 扣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马达心轴的扣环,特别是可卡掣于马达的心轴,以限制该马达转子仅能相对该定子旋转且不脱离的扣环。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及2所示,现有的扣环7包含有一环体71及数个限位件72,该环体71中央形成有一内孔711,各该限位件72连接于该内孔711壁并朝向中央延伸,且各该限位件72围绕形成有一轴孔73。
请参照图1及3所示,现有扣环7应用于一马达8时,该马达8包含有一基座81、一定子82及一转子83,该基座81具有一轴管811,该扣环7置入该轴管811中,该轴管811另置入有一轴承812,且该定子82固定于该轴管811外周。该转子83中央设有一心轴831,该心轴831一端连接该转子83,邻近另一端的外周缘则设有一扣槽832,且该心轴831可穿过该轴承812及该扣环7的轴孔73,使各该限位件72嵌卡于该扣槽832,以限制该心轴831仅能在该轴管811中旋转且无法脱离。
再参照图2及4所示,当心轴831穿过该扣环7的轴孔73时,由于该轴孔73孔径小于该心轴831外径,故必须施予一外力以迫使各该限位件72变形,进而使该轴孔73形成扩孔以便于该心轴831的端部通过,然后再使各该限位件72嵌卡于该扣槽832。
惟,现有各该限位件72为均一厚度的片状体,所以当该心轴831的端部挤压各该限位件72而迫使其变形时,该变形量容易集中于某一特定位置,且较多的变形量是集中在各该限位件72呈均一厚度的部位,造成该部位在变形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请参照图5所示,是另一种现有的扣环9结构,该扣环9也包含有一环体91及数个限位件92,该环体91中央形成有一内孔911,各该限位件92呈倾斜向下连接于该环体91的内孔911壁,且各该限位件92围绕形成有一轴孔93。惟,此现有扣环9的各限位件92虽为倾斜设置,可减少各该限位件92根部的变形量,然而各该限位件92的厚度仍为均一,所以仍无法解决变形量集中在各该限位件92呈均一厚度部位的缺点,以至于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且前述现有扣环7、9的各限位件72、92断裂时,该断裂的限位件72、92落于该轴管811内部,并跟随该心轴831不断的在该轴管811内部旋搅碰撞而产生噪音。而且,当有部分限位件72、92断裂时,各该限位件72、92嵌卡于该心轴831的扣槽832的整体强度也会降低,所以当该马达8遭受外力冲击,则很容易造成转子83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心轴的扣环,其应用于马达时,各该限位件在组装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裂纹或断裂,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心轴的扣环,其应用于马达时,可避免产生噪音及防止转子脱落。
根据本发明一种马达心轴的扣环,包含:一环体,中央形成一内孔;及数个限位件,均具有一结合端及一卡掣端,各该限位件的结合端连接该内孔壁,各该限位件的卡掣端由该内孔壁朝向中央延伸并围绕形成一轴孔,且各该限位件均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其中各该限位件的厚度为该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的轴向间距,该结合端的厚度最大,该卡掣端的厚度最小,且各该限位件的厚度由该结合端朝向卡掣端渐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各该限位件的厚度由该结合端朝向该卡掣端呈连续地渐缩,当各该限位件承受该心轴的端部挤压而变形时,可避免各该限位件的变形量集中于某一特定位置,所以不容易在变形的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使用寿命长。本发明各该限位件不容易在变形的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故应用于马达时,可避免影响该心轴旋转的顺畅性及避免产生噪音,且各该限位件也能够稳固地嵌卡于该心轴的扣槽,以防止转子脱落。另外,本发明的上表面与该卡掣端的邻接处形成有导弧部,因此该心轴的顶端穿过该轴孔时,可借助该导弧部的引导而更容易穿过该轴孔。
附图说明
图1:第一种现有结构的立体外观及局部剖视图。
图2:第一种现有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3:第一种现有结构应用于马达的平面剖视图。
图4:第一种现有结构的实施状态图。
图5:第二种现有结构的实施状态图。
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及局部剖视图。
图7: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
图8: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应用于马达的平面剖视图。
图9: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图10: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4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