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温室农作物防病增产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4372.7 | 申请日: | 201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6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潘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科君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7/02;A01G13/00;A61L2/2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修德金 |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温室 农作物 防病 增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产品增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温室农作物防病增产器。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针对申请人“潘吉君”、专利号“ZL20061046632.7”、名称为“温室农作物防病增产器”的技术改进。原有温室农作物防病增产器存在的问题是:为了使增产气体顺利从增产器中排出,在燃气头上方设置双曲线导流筒,增加了气流上升速度;然而,有时气流上升速度过快(不可控制),导致燃气在燃气头部位不能得到充分燃烧,造成了燃料的浪费,增产气体浓度低,增产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增产器的燃气燃烧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层温室农作物防病增产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层温室农作物防病增产器,包括: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内腔的燃气头,燃气头通过管路与燃气接口连接;所述燃气头上方设有导流器,所述导流器下方设有燃烧室,燃烧室通过支杆固定于外壳内壁上,所述燃气头位于燃烧室内腔;所述燃烧室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燃烧室内腔、燃烧室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的空间及导流器下方与燃烧室顶部的空间形成气体通路。
所述增产器进一步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安装于球缺形顶盖的顶部或外壳的内壁上。
所述增产器进一步包括:农药气化杯,所述农药气化杯悬吊于球缺形顶盖底部或悬吊于燃烧室内、燃气头的上方。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在外壳内腔增加了燃烧室结构,并与外壳及导流筒形成气体通路,减缓了导流筒直接对燃气头上方的增产气体的强大抽力,使燃气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提高增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双层温室农作物防病增产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中:1、燃气接口;3、欠压保护器;4、电磁阀;5、配气口;6、燃气头;7、导流筒;8、农药气化杯;9、球缺形顶盖;10、臭氧发生器;11、臭氧散发孔;12、电接头;13、外壳;14、点火器;1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16、二氧化碳传感器;17、支杆;18、燃烧室;20、插座。
本实施例的双层温室农作物防病增产器,包括:外壳13及安装于外壳13内腔的燃气头6,燃气头6通过管路与燃气接口1连接;所述燃气头6上方设有导流器7,所述导流器7下方设有燃烧室18,燃烧室18通过支杆17固定于外壳13内壁上,所述燃气头6位于燃烧室13内腔;所述燃烧室18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燃烧室18内腔、燃烧室18外壁与外壳13内壁之间的空间及导流器7下方与燃烧室13顶部的空间形成气体通路,增产气体(二氧化碳)沿着图中箭头的方向流通。
所述增产器进一步包括:臭氧发生器10,所述臭氧发生器10安装于球缺形顶盖9的顶部。
所述增产器进一步包括:农药气化杯8,所述农药气化杯8悬吊于球缺形顶盖9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科君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科君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4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所视即所释实景导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型所视即所释导览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