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不同石膏脱水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3706.9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董雪峰;吴文龙;李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C04B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不同 石膏 脱水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不同石膏脱水性能的方法,具体是通过比较体积、密度相同的不同石膏旋流器底流浆液固体沉降至相同高度所需时间长短来判断其沉降性能,从而进一步判断石膏脱水效果的方法,该评判方法主要用于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
背景技术
我国的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在电源结构方面,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呈现出以燃煤机组为主的基本格局。煤炭消耗量大、燃煤含硫量高,必然会导致SO2排放量急剧增加。1995年,我国SO2排放量达到2370万吨,成为世界上SO2排放量第一的国家。近几年来,由于电力的快速发展,SO2排放量持续上升。据统计,2009年全国的煤炭消耗量约30亿吨,电力用煤达到15.6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耗量的52%,控制电力系统二氧化硫的排放对控制全国二氧化硫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2003年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新修订的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不同时期的火电厂建设项目分别规定了对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同时,国家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和计算方法》使得企业的SO2排污成本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各地的火电厂纷纷进行烟气脱硫工程的建设,从而大大缓解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在各种烟气脱硫工艺中,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以其诸多优点成为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工艺。在该工艺过程中,密度较高的吸收塔浆液在经过石膏漩流器浓缩分离后,粒径大、含固量高的漩流器底流浆液经真空脱水机脱水处理后得到固体石膏;因此,石膏漩流器底流浆液的性质直接决定了石膏的脱水效果。
石膏的脱水效果,通常用石膏含水率进行表征。石膏含水率也是石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讲,测定石膏含水率的高低采用重量法(见GB/T5484-2000),即称取一定质量的石膏(m1),在固定温度下(45℃±3℃),烘干至恒重m2,减少的质量(m1-m2)即为所含水分。
石膏含水率(%)=(m1-m2)/m1×100%
该测定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是比较可行的,但在脱硫工艺的运行现场,因烘干至恒重耗时久、需烘箱和天平等设备,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此外,该测试方法只能在石膏脱水后进行,不能对浆液的脱水性能起到一个预判断的作用。
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出现直接通过浆液沉降性能来判断石膏脱水性能好坏的报道。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测试所需仪器少、可以直观判断不同石膏脱水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脱硫工艺的运行现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捷,测试所需仪器少、可以直观判断不同石膏脱水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尤其适合于脱硫工艺的运行现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判断不同石膏脱水性能的方法,该方法为:取不同的石膏旋流器底流浆液,加水调节至浆液密度为相同值(此时浆液中的固体含量也相同),然后取相同体积的上述浆液,将其分别置于带刻度透明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根据各容器中固体沉降至相同高度所需时间长短进行判断。
所述带刻度透明容器为量筒或烧杯。
所述带刻度透明容器外壁带有高度刻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观察石膏漩流器底流浆液的沉降性能来评判石膏脱水效果的好坏,该方法实验现象直观,测试所需的仪器少且操作简捷,便于电厂掌握石膏脱水性能的变化,及时对脱硫系统的运行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脱硫运行现场,可以采用本发明方法,取适量不同石膏旋流器底流浆液分别置于多个容器中,加水调节浆液密度至相同值,然后取相同体积的上述浆液,将其分别置于带刻度透明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根据各容器中固体沉降至相同高度所需时间长短判断其沉降性能的优劣,从而判断其脱水性能及变化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的是贴有高度刻度坐标纸的量筒;
图2显示的是浆液中固体的沉降高度;
图3显示的是三种浆液的沉降时间曲线;
图4显示的是浆液真空抽滤仪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未经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37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