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2904.3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涂长青;郑宗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取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电脑装置中都会装设光盘驱动器、硬盘机及软盘驱动器等数据存取器,这些数据存取器是以螺丝固定至支撑架上,再将支撑架与数据存取器的组合体用螺丝固定至电脑壳体上。当用户需要拆换数据存取器时,需先将支撑架与数据存取器的组合体自电脑壳体拆下,再将数据存取器自支撑架上拆卸下来。每一次的装配或拆卸,都会有拧紧或拧松大量螺丝的动作,过程繁琐,加上螺丝使用数量多且螺丝的体积小,安装及拆卸时容易丢失,极为不便。
再者,支撑架的使用让支撑架与数据存取器的组合体的整体体积占据电脑壳体内的空间。随着使用者对于电子装置的体积小型化的需求,如何有效的缩减电子装置如电脑的壳体内的空间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其包括一数据存取器以及一电子装置的下盖。数据存取器包括一本体以及多个导引件,而电子装置的下盖具有一容置槽以及多个对应导引件的导槽,其中导槽位于容置槽的侧壁,且数据存取器的导引件位于导槽内,而本体置于容置槽内。
在本发明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件为螺栓,且螺栓具有一螺栓头以及一螺柱,螺柱锁入本体内,而螺栓头对应卡入导槽内,以使导引件适于沿着导槽滑动。
在本发明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槽呈L形。
在本发明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槽具有一第一导引部以及一第二导引部,且第一导引部及第二导引部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此外,第一导引部的槽径大于第二导引部的槽径。
在本发明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存取器还包括配置于本体的一表面的至少一拉带。
在本发明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的下盖的材质为镁铝合金。
在本发明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配置于容置槽内的至少一缓冲材。
基于上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并未使用支撑架,所以可以节省电子装置的壳体内的空间,进而有效地缩小电子装置的整体体积。此外,数据存取器与电子装置的下盖的组装并非是以螺丝固定,可以简化组装工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数据存取器还包括拉带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为将数据存取器置入电子装置的下盖的组装步骤示意图。
图4为导槽内配设有缓冲材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符号说明:
100: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 110:数据存取器;
112:本体; 112a:表面;
114:导引件; 114a:螺栓头;
116:拉带; 120:电子装置的下盖;
122:容置槽; 122a:侧壁;
124:导槽; 124a:第一导引部;
124b:第二导引部; 130:缓冲材;
d1、d2:槽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数据存取器组装结构100包括一数据存取器110以及一电子装置的下盖120。数据存取器110包括一本体112以及多个导引件114,而电子装置的下盖120具有一容置槽122以及多个对应导引件114的导槽124,其中导槽124位于容置槽122的侧壁122a,且数据存取器110的导引件114位于导槽124内,而本体112置于容置槽122内。
详细而言,上述的电子装置的下盖120的材质可为镁铝合金,以达到减轻整个电子装置(未示出)的整体体积及厚度的目的。此外,图1中示出2个上述的导引件114以及2个导槽124,而导槽124呈L形,且导引件114为螺栓。每一螺栓具有一螺栓头114a以及一螺柱(未示出),螺柱(未示出)锁入本体112内,而螺栓头114a对应卡入于导槽124内,以使导引件114适于沿着导槽124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