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62896.2 | 申请日: | 2010-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曾冠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1/22 | 分类号: | H02P1/22;H02P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马达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当人们生病时,总是希望能躺在一个舒适的病床上休养生息。病床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使用者能控制病床的倾斜程度,以使病人感觉舒服。也因此,推动病床以使病床倾斜的马达装置的安全性必须足够,例如在病床倾斜角度到达极限时会自动停止,或是病床停止在某个倾斜角度时能非常稳固而不再晃动。
请参考图1,其为马达驱动电路的一应用实施例方框图。一马达驱动电路10A驱动一马达单元20;该马达单元20驱动一推杆单元30伸缩;该推杆单元30推动一负载单元40。该负载单元40可为例如上述的病床。
目前现有的推动病床的马达装置的缺点是马达装置的自锁力不足,因此病床停止在某个倾斜角度时不能非常稳固而不再晃动。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驱动电路,借以提高马达的自锁力。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马达驱动电路包含:一继电器单元,该继电器单元包含一第一接脚、一第二接脚、一第三接脚、一第四接脚及一第五接脚,该第一接脚电连接至一第一马达接点,该第二接脚电连接至一第一电源接点,该第三接脚电连接至一第二马达接点,当该第五接脚及该第四接脚有电流流过时,该第一接脚电连接至该第二接脚,而当该第五接脚及该第四接脚没有电流流过时,该第一接脚则电连接至该第三接脚;一第一二极管单元,该第一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电连接至该第一电源接点,该第一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电连接至该第五接脚;一第二二极管单元,该第二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电连接至一第二电源接点,该第二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电连接至该第五接脚;一第四二极管单元,该第四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电连接至该第四接脚,该第四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电连接至该第一电源接点;一第五二极管单元,该第五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电连接至该第四接脚,该第五二极管单元的阴极电连接至该第二电源接点;一第六二极管单元,该第六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电连接至该第一电源接点;一第八二极管单元,该第八二极管单元的阳极电连接至该第二电源接点;及一第一晶体管单元,该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一端点电连接至该第二马达接点,该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二端点电连接至该第六二极管单元的阴极,该第一晶体管单元的第三端点电连接至该第二电源接点。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本发明的马达驱动电路借由该继电器单元在该推杆单元达到伸出极限或缩回极限,或断电时将该第一马达接点及该第二马达接点短路以造成该马达单元短路煞车,借以提高该马达单元的自锁力;而正常供电且该推杆单元未达到伸出或缩回极限时,解除该马达单元短路煞车;且能避免断电后,该负载单元(例如一病床)的重量推动该推杆单元而产生的马达发电效应造成该马达单元短路煞车不动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马达驱动电路的一应用实施例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马达驱动电路方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马达驱动电路的一应用实施例方框图。
其中,附图标记
马达驱动电路10A
马达单元20
推杆单元30
负载单元40
马达驱动电路10
继电器单元K1
第一二极管单元D1
第二二极管单元D2
第三二极管单元D3
第四二极管单元D4
第五二极管单元D5
第六二极管单元D6
第八二极管单元D8
第一晶体管单元Q1
第二晶体管单元Q2
第一开关单元S1
第二开关单元S2
第一电阻单元R1
第二电阻单元R2
第三电阻单元R3
第四电阻单元R4
第五电阻单元R5
第六电阻单元R6
电容单元EC1
第一变阻器单元MOV1
第二变阻器单元MOV2
第三变阻器单元MOV3
第一电源接点P1
第二电源接点P2
第一马达接点P3
第二马达接点P4
第一马达电磁煞车接点P5
第二马达电磁煞车接点P6
第一接脚102
第二接脚104
第三接脚106
第四接脚108
第五接脚110
第一保险丝单元F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