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气发生机用多重吸附塔装置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62876.5 | 申请日: | 201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宾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亮压力容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生机 多重 吸附 装置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氧气发生机用多重吸附塔装置,用于吸附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空气中的氮气,并且通过吸附塔装置中的氧气发生机提供氧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塔装置为,由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构成第一组,第三吸附塔及第四吸附塔构成第二组,并形成多重吸附塔;
在形成每组的两个吸附塔的入口处,并列连接安装了配有一双第一自动阀门的吸附线,以及配有一双第二自动阀门的脱离线;
在形成每组的两个吸附塔的出口处,并列连接安装了配有一双第二自动阀门的氧气供应线,以及配有一个第三自动阀门的均匀化线;
所述第一自动阀门之间的相应吸附线上,分别连接安装了从所述空气压缩机开始延伸的空气供应管;
从所述第二自动阀门之间相应的脱离线开始,分别延伸了氮气的氮气排放管与消音器相连;
从所述第二自动阀门之间相应的氧气供应线开始,分别延伸安装了氧气供应管。
2.一种氧气发生机用多重吸附塔装置,用于吸附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空气中的氮气,并且通过吸附塔装置中的氧气发生机提供氧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塔装置为,由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构成第一组,第三吸附塔及第四吸附塔构成另第二组,第五吸附塔及第六吸附塔作为第三组,并形成多重吸附塔;
在形成每组的两个吸附塔的入口处,并列连接安装了配有一双第一自动阀门的吸附线,以及配有一双第二自动阀门的脱离线;
在形成每组的两个吸附塔的出口处,并列连接安装了配有一双第二自动阀门的氧气供应线,以及配有一个第三自动阀门的均匀化线;
所述第一自动阀门之间的相应吸附线上,分别连接安装了从空气压缩机开始延伸的空气供应管;
从所述第二自动阀门之间相应的脱离线开始,分别延伸了氮气的氮气排放管与消音器7相连;
从所述第二自动阀门之间相应的氧气供应线开始,分别延伸安装了氧气供应管。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发生机用多重吸附塔装置提供氧气的方法为:
由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构成的第一组分别在第一、第二吸附塔履行吸附过程及脱离过程,由第三吸附塔及第四吸附塔构成的第二组分别履行均匀化过程;
在以上阶段中完成吸附过程及脱离过程的所述第一组再履行均匀化过程,完成均匀化过程的第二组分别在第三、第四吸附塔中履行吸附过程及脱离过程;
以上各阶段,在通过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自动阀门的控制及间隔一预设的时间差进行重复的过程中,构成各组的吸附塔交替完成吸附过程及脱离过程。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气发生机用多重吸附塔装置提供氧气的方法为:
由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构成的第一组分别在第一、第二吸附塔履行吸附开始过程及脱离过程,由第三吸附塔及第四吸附塔构成的第二组是分别履行吸附结束过程及待机过程,由第五吸附塔及第六吸附塔构成的第三组分别履行均匀化过程的阶段;
在所述第一组中完成吸附过程的吸附塔履行吸附结束过程,完成脱离过程的吸附塔将履行待机过程,完成以上吸附结束过程及待机过程的第二组将履行均匀化过程,完成以上均匀化过程的第三组,分别在第五、第六吸附塔中履行脱离过程;
在以上阶段中完成吸附过程及脱离过程的所述第一组再履行均匀化过程,当完成均匀化过程的第二组分别在第三、第四吸附塔中履行吸附开始过程及脱离过程,所述第五、第六组中履行吸附过程的吸附塔将履行吸附结束过程,履行脱离过程的吸附塔将履行待机过程;
在以上各阶段,通过第一、第二、第三自动阀门的控制及间隔一预设的时间差按照顺序进行重复的过程中,构成各组的吸附塔交替完成吸附开始过程及脱离过程,吸附结束过程及待机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亮压力容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南亮压力容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8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