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墙体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2519.9 | 申请日: | 201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方 |
| 主分类号: | E04B2/72 | 分类号: | E04B2/72;E04B2/74;E04C2/5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墙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组合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建筑物的内外墙体结构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砖石结构,这些结构由砖墙、钢结构和外挂石材组成,用砖墙作为里墙,外用钢结构固定,在钢结构上固定石材。此类墙体由于采用钢材,常年累月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建筑物的寿命大约在50年左右。并且这些墙体结构在搭建时工序繁琐,成本较高,不符合现在提倡的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标准。现在有一些墙体结构采用墙面和支架组合的方式搭建,可以实现在保证结构稳固的前提下提高搭建的速度,但是这些结构仍然需要使用到水泥浆来保证结构的强度,成本还是较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约有墙体结构的本质,只是简化了布置钢筋的工序。例如2004年9月8日公开的CN1526895A的中国发明专利《墙面机构》,以及2004年11月3日公开的CN1542238A的中国发明专利《墙面机构》。还有一类墙体结构也是采用的墙面与支架的组合,不同的是该类墙体为空心结构,采用在搭好的支架表面粘结墙面板的方法来实现,不过该类墙体只能应用在装饰内墙上,无法用在建筑物的外墙,并且由于墙面板为粘结在支架上,这样墙面板只能采用木板等轻质材料,如果采用石材等质量较重的材料,墙面板易从支架上脱落,安全性不高。例如2007年9月5日公开的CN101029507的中国发明专利《空心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墙体结构需要用到钢材,或者采用砖墙结构,不仅建筑过程复杂缓慢,而且钢材易生锈,造成墙体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墙体结构,该结构不使用钢材,并且搭建过程短,成本低,寿命也显著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这样一种新型墙体结构,该结构包括墙体支板和墙面板,在所述墙体支板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槽,所述的槽的宽度与所述墙面板的厚度相配,所述槽垂直贯通所述墙体支板的上下端面,所述墙体支板平行相对间隔放置,所述墙面板设置在相邻两个墙面支板的槽内。施工时,首先在地面放置墙体支板,由于墙体支板上开有宽度与墙面板厚度相配的槽,所以将墙面板一端放置在槽内,墙面板另一端同样设置一个墙体支板,以此类推,由于墙体支板两侧分别开有槽,所以可以根据所需要长度,设置若干墙体支板。如果所需建筑墙体的高度较高,由于墙体支板上的槽垂直贯通墙体支板的上下端面,所以可以将两至三块墙体支板垒放在一起,每块墙体支板侧面的槽相互贯通,在这些槽内设置若干墙面板,便可以实现增加墙体高度的目的,但是墙面板的宽度需要设定,在两块墙体支板之间必须设置一块墙面板,这样可以提高两块墙体支板之间的强度,防止墙体支板之间发生位移。本结构中不使用钢材,与传统墙体相比,不仅寿命延长,而且搭建的过程简单,用时少,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在所述墙体支板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槽,并且两侧的两个槽相对设置。这样将墙面板设置在槽内,两块墙体支板之间形成空心墙体结构,内外的墙面板可以使用同种材料,或使用不同种材料,这样提高了墙体结构的通用性,既可以使用在家装内墙,还可以应用在建筑物的外墙,内层的墙面板采用石板,外层的墙面板可以使用玻璃,这样便替代了现有建筑中采用钢架结构,并在钢架结构上设置玻璃幕墙的方式。不仅不会出现钢架生锈影响寿命和美观的问题,而且在玻璃幕墙外侧由墙体支板外端自然形成工艺线条,提高了墙体外部的美观。另外可以在空心墙体内设置隔音或防火材料,提高建筑墙体的隔音以及防火性能。
作为优选,在所述墙体支板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槽,并且两侧的槽相对设置。将墙面板设置在槽内,两块墙体支板之间形成隔间,当本墙体结构应用在室内隔墙时,支板之间的隔间可以制成衣帽间、卫生间或衣柜等,结构简单、搭建方便。当本墙体结构应用在建筑外墙时,由于墙面板为单层,所以可以将墙面板设置为玻璃,但是由于玻璃的强度不高,可以在墙体支板之间形成的隔间内设置扶栏,这样也可以替代现有建筑中的玻璃墙体。
作为优选,在所述墙体支板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槽,并且两侧的槽相错设置。将墙面板设置在槽内,两块墙体支板之间形成隔间,并且隔间的开口朝向相错,这样可以在墙体的两侧分别形成隔间,当该结构应用在室内隔墙时,可以实现在两间屋子分别制作衣帽间、卫生间或衣柜等,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当本墙体结构应用在建筑外墙时,可以自然形成外墙的凹凸结构,可以在凹凸的空间内布置水管路或电路,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方,未经林德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