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棒形蓝宝石透镜球面的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2440.6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1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柏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棒形 蓝宝石 透镜 球面 抛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宝石抛光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圆棒形蓝宝石透镜球面的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造蓝宝石具有硬度高,耐磨损,线膨胀系数小,耐酸碱腐蚀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广泛应用各种光学设备。但是,由于人造蓝宝石具有硬度高,其硬度达到莫氏9级,仅次于天然钻石,脆性大,晶体各向异性等特性,其加工难度也相当大,特别是细长圆棒型蓝宝石透镜球面的加工及纳米级抛光。目前蓝宝石透镜球面抛光加工的方法为刷抛或球模抛光。目前采用的刷抛法是将产品粘结在标准平板玻璃上,然后将粘有产品的玻璃板装在十轴刷棱机上,产品上端球面和一铜丝刷接触,此时铜丝刷转动且对产品施加一定的压力,玻璃板在机床托盘上作自转和公转运动,磨料随着机床转动带到铜丝刷上,通过铜丝刷与产品球面的摩擦,使磨料对产品球面产生抛光作用。采用刷抛方式抛光圆棒型蓝宝石透镜球面,由于产品两端面均为球面,且产品为细长圆棒型式,粘结定位困难,且产品重心高,球面不能均匀地抛光,球面的面形变化大,表面抛光质量也难以达到纳米级,表面疵病要求不能实现。另外,加工一端球面时,另一端球面容易损伤。目前采用的球模抛光对球模的要求较高,同样由于产品两端面均为球面,且产品为细长圆棒型式,重心过高,加工过程中对摆杆,摆幅的控制较难掌握,球面不能均匀地抛光,表面抛光质量也难以达到纳米级,并且加工一端球面时,另一端球面容易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棒形蓝宝石透镜球面的抛光方法,此抛光方法简单,在抛光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一端的球面时,不会损伤圆棒形蓝宝石透镜另一端的球面,减少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两端球面的麻点和擦痕。
为解决上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棒形蓝宝石透镜球面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圆棒形蓝宝石透镜装夹在车床的夹头上,将磨轮装夹在车床的小车头上,在磨轮上固定抛光布;
2)调整车头,使得车头上的磨轮的轴心线与圆棒形蓝宝石透镜的水平中心线之间存在一个偏转角度α;
3)在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一个端部的球面上施加抛光液,推动车头以使磨轮上的抛光布与该球面接触;
4)启动磨轮做旋转运动对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一个端部的球面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即完成对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一个端部的球面抛光;
5)重复步骤2-4对圆棒形蓝宝石透镜另一个端部的球面进行抛光。
进一步,所述偏转角度α为透镜球面的顶点与透镜球面和圆柱形棒体相交圆周上一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圆柱形棒体轴心线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所述磨轮为圆环形磨轮。
进一步,所述车床为钟表车床。
进一步,所述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与所述磨轮一起作同时针方向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借助车床可以很方便的将圆棒形蓝宝石透镜装夹固定在车床的夹头上,对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两端的球面进行抛光时,圆棒形蓝宝石不会产生晃动,可以均匀的对圆棒形蓝宝石透镜球面进行抛光,提高抛光精度,并且抛光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一端的球面时,不会损伤圆棒形蓝宝石透镜另一端的球面,减少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两端球面的麻点和擦痕。使透镜球面表面粗糙度达到纳米级,提高圆棒形蓝宝石透镜两端球面的表面疵病等级。
我们把背景技术中采用的刷抛、球模抛光与本发明采用的化学机械抛光法的特点列表对比如下:
刷抛抛光及球模抛光方式均不适用于圆棒型透镜球面的抛光,而本发明采用的化学机械方法抛光圆棒型透镜球面,表面粗糙度可达14级,表面疵病可达到20/10以上,能够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