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2237.9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早原宏明;和田敏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12 | 分类号: | B60N2/12;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后面中的长滑轨的车辆座椅,其中滑轨具有导引路径,滑块沿着所述导引路径被移动。
背景技术
通常滑轨(活动座椅导轨)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后面中,所述车辆座椅被布置成其靠背面对位于车辆后部的后备箱空间。滑轨允许滑块被可滑动地接合,所述滑块具有钩配合件,比如钩。这里,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7-37810(JP-U-7-37810)描述了一个实例构造,其中滑轨(活动座椅导轨)被布置在座椅靠背的后面上以使滑轨沿着座椅靠背的纵向方向延伸。
然而,在上面描述的现有技术中,滑轨被添加到后面上并且突出超过了座椅靠背的后面。突起可能减少后备箱空间或使座椅靠背的后面形成台阶形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允许滑轨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后面中以使得滑轨不突出超过该后面。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包括:滑块;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后面中的滑轨,其中滑轨具有导引路径,滑块沿着所述导引路径移动;和具有多个框架构件的车辆座椅的框架。滑轨在框架的外侧被附接到一个侧框架构件并且沿着座椅靠背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车辆座椅的前后方向与侧框架构件重叠。
在上面方面的情况下,滑轨在框架的外侧被附接到侧框架构件并且沿着车辆座椅的前后方向与侧框架构件重叠。因此,可附接滑轨使其不从座椅靠背的后面突出。
在上面的第一方面中,位于附接滑轨的一侧处的座椅靠背的侧部的框架可具有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滑轨可位于上部区域外面并且与其邻近,下部区域可位于上部区域的下面,并且可形成框架使得上部区域位于下部区域内。
在上面方面的情况下,形成了附接滑轨处的侧框架构件以使邻近滑轨的上部区域位于下部区域内。因此,布置滑轨而不增加座椅靠背的宽度是可能的。
在上面第一方面中,车辆座椅可进一步包括覆盖滑轨表面的覆盖构件,该覆盖构件可绕着角部延伸并覆盖该角部,所述角部由座椅靠背的后面和侧面形成。
在上面的方面的情况下,覆盖构件绕着由座椅靠背的后面和侧面形成的角部延伸并覆盖该角部。因此,即使当滑轨被附接到接近座椅靠背的侧部的边缘时,滑轨和座椅靠背的边缘部分之间形成的微小的间隙也可被覆盖构件覆盖,并且座椅靠背的侧部的角部可被覆盖构件倒圆。因此,座椅靠背的侧部的角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好的外观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从如下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前面的和进一步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明显,其中相同的数字被用来代表相同的元件以及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后观察的车辆座椅的正常就坐位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车辆座椅的折叠位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车辆座椅内的框架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3中示出的装配的框架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车辆滑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装配的车辆滑轨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沿着图4中线VII-V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8是示出了接合和锁定结构的部分横截面视图,通过所述接合和锁定结构,滑块与滑轨锁定地接合。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将参考图1到图8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的构造。这里,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的构造。车辆座椅1可以被设置在装备有三排座椅的车辆中的最后排中。车辆座椅1包括座椅靠背2、座椅衬垫3和头枕4。座椅靠背2用作用于就坐的乘客的背靠。座椅衬垫3用作就坐部分。头枕4支撑就坐的乘客的头部。
更具体地,车辆座椅1可以是设置在第三排座椅中的两个座椅中的一个座椅,并且当从车辆后边看时被布置在右边。然后,组成车身侧壁的侧缘(未示出)附接到紧邻图中右边的座椅的外侧部分,并且第三排座椅的另一个座椅布置成紧邻图中左边的座椅的内侧部分。
而且,在车辆座椅1中,座椅靠背2和座椅衬垫3每个都被连接到基架8并由基架8支撑,所述基架8被固定到车辆的地板F,并且头枕4被连接到座椅靠背2的上部并由其支撑。更具体地,座椅靠背2的右侧和左侧的下端被通过碟状倾角调节装置5连接到基架8。每个碟状倾角调节装置5用作锁定和释放轴的旋转的旋转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