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线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2163.9 | 申请日: | 201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1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拉塞尔·凯尔博菲尔德;贾森·格罗斯;理查德·德姆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星瑞士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C15/04 | 分类号: | A61C15/0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蔡石蒙;车文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牙线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8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235,050的权益和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线器。
背景技术
使用牙线是用于清洁牙齿之间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去除牙菌斑堆积,这是牙龈炎、牙周炎、和龋齿的主要原因。使用牙线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从分配器剥离大约1.5至2英尺长的一大段牙线,将其缠绕在用户的手指上,然后使在两手的手指之间露出的一段牙线靠着限定牙齿之间的牙间隙的牙表面上下动作。理想地是,对于每个牙间隙,都使用新露出的一段牙线。否则的话,相同的露出段的继续使用很可能导致牙菌斑和细菌从一个牙间隙到另一牙间隙的转移,并在露出的一段牙线处逐渐磨损,直到其清洁效率降低。
对于最佳的结果,应每天执行以上的使用牙线的程序。然而,仅有最认真的个人坚持这样的严格规程。这是因为由于存在手工使用牙线引起的多个挑战,这经常导致无法每天使用牙线,所以使用牙线常常被认为是使人不愉快的经历。例如,一个这样的挑战是,对个人而言困难和痛苦的是将牙线足够紧地围绕手指缠绕,以维持牙线上合适的张力,然后解开并重新缠绕用过的一段牙线,以便为用牙线清洁下一牙间隙而使新的一段牙线露出。还使人不愉快的是,操纵湿的、有气味的、用过的牙线,以及将这样的材料绕着手的手指缠绕。另外,在使用牙线期间可出现作呕,并且可能痛苦的是保持用户的嘴打开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宽,以用牙线清洁每颗牙、尤其位于嘴的后部附近的臼齿。此外,常常难以操纵两手的手指到嘴中,并且在有些情况下,使牙线到达牙齿之间所需的力可能相当大。经常地,牙线卡入齿龈,使得齿龈流血。此外,尽管牙线相对便宜,但常常相当大的牙线量用于单次清洁,并且存在与牙线的端部相关联的相当大的浪费,所述端部不用于清洁而仅用于将牙线固定至用户的手指。
发明内容
在有些实施例中,一种牙线器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对臂,所述一对臂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间隙;供应芯,该供应芯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本体;缠绕卷轴,该缠绕卷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本体;和棘爪,该棘爪能在限制供应芯相对于本体组件旋转的接合位置与允许供应芯相对于本体旋转的脱离位置之间运动。牙线器还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棘爪和缠绕卷轴的致动器。致动器可操作,以使棘爪从上述接合位置运动至上述脱离位置并使缠绕卷轴沿第一方向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一种牙线器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对臂,所述一对臂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一间隙;缠绕卷轴,该缠绕卷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本体,以相对于本体仅沿第一方向旋转;供应芯,该供应芯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本体;棘爪,该棘爪可与供应芯接合,以限制供应芯相对于本体旋转;和一定长度牙线,该一定长度牙线具有围绕缠绕卷轴缠绕的第一部分、围绕供应芯缠绕的第二部分、和在供应芯与缠绕卷轴之间延伸并跨越间隙的第三部分。牙线器还包括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棘爪和缠绕卷轴的致动器。致动器可操作,以使棘爪从上述接合位置运动至上述脱离位置并使缠绕卷轴沿第一方向旋转。
在另外其他的实施例中,一种牙线器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对臂,所述一对臂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间隙;以及插入件,该插入件可设置在本体内。插入件包括底架,该底架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安装销。缠绕卷轴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底架的第一安装孔,以相对于底架沿单个方向旋转。供应芯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底架的第二安装孔,而棘爪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安装销。棘爪可在限制供应芯相对于底架的旋转的接合位置与允许供应芯相对于本体旋转的脱离位置之间旋转。底架还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缠绕卷轴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棘爪的致动器。牙线器还包括一定长度牙线,牙线具有围绕缠绕卷轴缠绕的第一部分、围绕供应芯缠绕的第二部分、和在供应芯与缠绕卷轴之间延伸并跨越间隙的第三部分。
通过详细说明和附图的考虑,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本发明的牙线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牙线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牙线器的上侧壳体部分的俯视透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上侧壳体部分的仰视透视图。
图3c是图3a所示的上侧壳体部分的顶视图。
图3d是图3a所示的上侧壳体部分的右视图。
图3e是图3a所示的上侧壳体部分的底视图。
图3f是图3a所示的上侧壳体部分的左视图。
图3g是图3a所示的上侧壳体部分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星瑞士股份公司,未经日星瑞士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2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分层式雨伞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