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透镜阵列成像防伪硬币、章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61658.X | 申请日: | 201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勾久斌;赖茂明;张波;刘志刚;张吉刚;康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C21/00 | 分类号: | A44C21/00;A44C3/00;B44F1/12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李丛 |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阵列 成像 防伪 硬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硬币、章,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透镜阵列成像防伪硬币、章。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硬币及章上的防伪技术有很多种,包括诸如边部防伪,材质、图纹防伪等等,但相对于其它领域来说,硬币防伪技术的应用还相对有限。近些年,很多图像防伪技术成功应用于硬币,并起到了很好的防伪效果,如隐形雕刻、激光全息、彩色移印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硬币的防伪技术含量。
硬币的设计者更愿意采用直观表达设计思想的防伪技术。人的肉眼直观能够看到的光学防伪技术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全息、彩印、隐形等技术都能够实现直接的视觉效果,在纸张上应用的类似的防伪技术还有很多,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移植到金属币上。但目前肉眼直观能够看到的防伪硬币、章的防伪效果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还未见与本发明相关的防伪技术应用在硬币、章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透镜阵列成像防伪硬币、章,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人的肉眼直观能够看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防伪硬币、章,其防伪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微透镜阵列成像防伪硬币、章,它包括硬币或章,及设置在硬币或章上的防伪结构,其具体结构如下:在硬币或章表面直接印制微图纹防伪图案,在微图纹防伪图案上涂附有一层透明介质,在透明介质层表面设有微透镜阵列。
所述的透明介质为UV胶、水晶无影胶或紫外线固化胶。
所述的微图纹防伪图案的位置比硬币表面低,为透明介质留有涂附空间。
所述的微图纹防伪图案的微图纹笔划宽度为0.5-2μm。
所述的微图纹为微缩文字或微缩图纹阵列,单微图纹长度小于0.3mm。
所述的微透镜阵列为具有聚焦作用的微透镜。
所述的微透镜阵列透镜阵列成方阵形排列。
所述的透明介质厚度小于1mm。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硬币或章表面直接印制微图纹防伪图案,在图案上面涂附有一层UV胶或其它透明介质构成标识,该标识表面印有微透镜阵列结构,透过该标识能够看到放大了的硬币表面微图纹防伪信息,且通过观察点和硬币相对位置的移到,放大后的防伪图纹可以呈现立体漂移状态的效果。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硬币、章或其它工艺品真伪的直接判定,即用肉眼观察该硬币、章或其它金属工艺品表面防伪微缩图案时,能够看到放大的图案且有立体飘移效果。如果将微透镜阵列介质和硬币、章分离,则这种放大和立体飘移效果消失,造假者将该微透镜阵列介质放置在伪造硬币、章或其它金属工艺品上不会出现防伪效果图案,将其它透明介质放置在硬币或章表面也不会产生防伪效果图案。即:微缩防伪图案和微透镜阵列标识必须配套使用,才会看到防伪效果图案。本发明防伪效果更好,并且方便识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微透镜阵列成像防伪硬币、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微透镜阵列成像防伪硬币、章的防伪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微透镜阵列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微图纹防伪图案微缩文字图。
图中,1、透明介质,2、硬币或章,3、微透镜阵列,4、微图纹防伪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是微透镜阵列成像防伪硬币、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是由微图纹防伪图案4及微透镜标识配套组成,在硬币或章2表面直接印制微图纹防伪图案4,在该图案上面涂附有透明介质1,透明介质1为一薄层UV胶或其它透明介质构成标识,该标识表面印有微透镜阵列3结构,透过该标识能够看到放大了的硬币表面微图纹防伪图案,且通过观察点和硬币相对位置的移到,放大后的防伪图纹可以呈现立体漂移状态的特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1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形贴标机
- 下一篇:甲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模塑体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