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61320.4 | 申请日: | 201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使用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一种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脑产品中,除了中央处理器外,晶片等其它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断增加,因此在对中央处理器散热的同时,也需要对晶片等其它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常用的散热装置一般包括吸热板、热管、风扇及由散热鳍片堆叠形成的散热鳍片组,该吸热板与一设于电路板上的发热电子元件相贴合,以吸收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并将该热量传递给热管,通过热管传导至散热鳍片组,由散热鳍片组和风扇将热量散发出去。由于笔记本电脑内空间有限,趋向于紧凑结构设计,这就要求散热装置体积更小且具有较佳的散热性能。
传统上,同一散热鳍片组具有相同的材质,且同一散热鳍片组上的鳍片形状基本相同,但随着电脑内部空间大小和对散热需求的不同,此种设计已不能满足各电子元件散热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更小且散热较佳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鳍片组、一热管及一风扇,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第一、第二鳍片组,所述风扇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鳍片组设置于风扇的第一出风口处,所述第二鳍片组设置于风扇的第二出风口处,所述热管与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接触,所述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由不同的材质制作而成。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散热装置、一电路板、贴设于电路板上的一第一电子元件及一第二电子元件,该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鳍片组、一热管及一风扇,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第一、第二鳍片组,所述风扇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鳍片组设置于风扇的第一出风口处,所述第二鳍片组设置于风扇的第二出风口处,所述热管与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接触,所述第一鳍片组和第二鳍片组由不同的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热管与所述一第一电子元件接触,所述第二鳍片组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该第一鳍片组及第二鳍片组采用不同的材质设计,可达到节约成本,减轻重量等目的,并可使得笔记本电脑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散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第一鳍片组的立体图。
图4为图2中第二鳍片组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 100
散热装置 10
热管 11
第一冷凝段 111
蒸发段 112
第二冷凝段 113
第一连接段 114
第二连接段 115
离心风扇 12
框体 121
进风口 1211
第一出风口 1212
第二出风口 1213
叶轮组 122
第一鳍片组 13
第一散热鳍片 131
第一气流通道 132
进风部 133
进风口 1331
第一顶板 1332
导流部 134
导流板 1341
第一出风部 135
第一底板 1351
第二出风部 136
第二顶板 1361
第二底板 137
通槽 138
连接片 139
第二鳍片组 14
第二散热鳍片 141
顶板 142
第一平板 1421
第二平板 1422
连接板 1423
底板 1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1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积木系统
- 下一篇:用于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分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