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珩磨开口孔的加工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0038.4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波;郝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B24B3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品零件关键特征要素的加工技术,特别涉及开口孔的珩磨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某些产品零件是液压系统中配合、执行作动的关键部件,要求零件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磨性,零件材料为1Cr11Ni2W2MoV,表面渗碳后淬火处理,机械切削性能降低,属于难加工零件。而开口孔加工工序为零件最终完成的精密加工,需要通过珩磨开口孔保证该孔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但由于珩磨油石的浮动,在珩磨开口孔的过程中,珩磨油石旋转易卡滞在开口孔中,产生珩磨断屑,同时由于开口孔加工边界不连续,容易造成珩磨杆跳动、折断,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加工成本高。因此研究开口孔珩磨工艺方法、设计制作开口孔专用珩磨装置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零件开口孔珩磨加工中珩磨杆易折断的缺点而提出的专用装置和方法,实现珩磨切削加工的连续性,避免珩磨断屑加工而折断珩磨杆,同时保证开口孔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作一种珩磨开口孔的加工装置,由补缺定位筒1和紧固螺钉2构成,其特征在于:补缺定位筒1上的内孔与零件3上的外圆滑配合定位,补缺定位筒1上的一段凸起圆弧5与零件3上的开口孔4缺口部分配合,且对补缺定位筒1角向定位,实现安装即自定位;紧固螺钉2将补缺定位筒1紧固在零件3上。
所述补缺定位筒内孔与零件外圆滑配合定位,配合间隙为0.01~0.04mm,满足珩磨加工要求,同时保证该装置易安装。
为保证补缺定位筒1定位内孔精度和一段凸起圆弧5具有耐磨性,对补缺定位筒内孔1和一段凸起圆弧5采用精密线切割的加工方法,并对补缺定位筒1进行淬火处理,使其HRC>55。
同时提供一种珩磨开口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补缺定位筒1与零件3进行装配,用补缺定位筒1上的一段凸起圆弧5修补零件3上的开口孔4,使零件3上的开口孔4边界连续,形成完整圆孔6,装配后用紧固螺钉2将补缺定位筒1紧固在零件3上;
2)珩磨修补形成的完整圆孔6,达到加工指标;
3)拧松紧固螺钉2,将补缺定位筒1从零件3上拆下,形成开口孔4。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珩磨加工边界连续,受力均匀,克服边界不连续造成珩磨加工中珩磨杆易折断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开口孔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补缺定位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加工装置与零件装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一种珩磨开口孔的加工装置,由补缺定位筒1和紧固螺钉2构成,其特征在于:补缺定位筒1上的内孔与零件3上的外圆滑配合定位,补缺定位筒1上的一段凸起圆弧5与零件3上的开口孔4缺口部分配合,且对补缺定位筒1角向定位,实现安装即自定位;紧固螺钉2将补缺定位筒1紧固在零件3上。
如图1和图2所示,补缺定位筒内孔与零件外圆滑配合定位,配合间隙为0.01~0.04mm,满足珩磨加工要求,同时保证该装置易安装。
所述补缺定位筒1上的一段凸起圆弧5修补零件3上的开口孔4,且用来角向定位,防止角向转动使修补开口的圆弧错位,并实现安装即自定位。
所述紧固螺钉2将补缺定位筒1紧固在零件3上,保证珩磨加工中零件3和补缺定位筒1无窜动。
为保证补缺定位筒1定位内孔精度和一段凸起圆弧5具有耐磨性,对补缺定位筒内孔和一段凸起补缺圆弧5采用精密线切割的加工方法,并对补缺定位筒1进行淬火处理,使其HRC>55。
一种珩磨开口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补缺定位筒内孔与零件外圆滑配合装配,用补缺定位筒1上的一段圆弧5修补零件3上的开口孔4,使开口孔4边界连续,形成完整圆孔6,装配后用紧固螺钉2将补缺定位筒1紧固在零件3上;
2)珩磨修补形成的完整圆孔6,达到加工指标;
3)拧松紧固螺钉2,将补缺定位筒1从零件3上拆下,形成开口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0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电图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鞋底清理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