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流MBR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方法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8355.2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泰;范正虹;郝福锦;刘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12;C02F3/28;C02F1/44;C02F1/72;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mbr 处理 浓度 降解 废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方法与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射流MBR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主要是焦化厂、煤化工、染料、农药、医药、化工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盐份较高难于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入水体长期残留,并经过食物链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富集,具有较强毒性和致癌、致突变作用。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合成了越来越多的有机物,其中难降解有机物占了很大比例,因此难降解有机物的治理研究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是目前水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目前,这类废水多采用生物处理,且以好氧法或好氧法的改进型(如A/O工艺等)为主,有的也采用厌氧生物处理。从这些工艺在国内外的实际运用情况看,传统工艺主要存在出水COD容易超标、色度较高等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提高而不能达到行业内要求的排放标准。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结合了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和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两者的优点,活性污泥处理过的污水经反应器中的膜过滤,将水中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等物质截留,出水水质优良,目前多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MBR根据膜组件的位置可以分为分置式(又称外置式)和浸没式(又称内置式、一体式),其中曝气方式主要采用鼓风曝气,但鼓风曝气对表面错流速度的提高较为困难,导致膜污染严重,运行能耗高,制约了MBR在废水处理中大规模广泛应用。
发明专利ZL200710146309.1中发明人采用空环射流曝气系统发明了射流MBR,在循环泵作用下,污泥混合液在射流器内产生高速液流,负压卷吸引入空气,形成均匀混合的气液两相流,高速喷射在膜组件底部。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膜污染和提高氧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生化反应速率,使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更稳定、更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流MBR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方法。该发明将低能耗的射流MBR应用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采用复合厌氧床-中间池-射流MBR-小孔径超滤膜系统-多效氧化系统的主体工艺。复合厌氧床能够保持系统反应时间内的高污泥浓度,增强反应器对不良因素如有毒有害物质的适应性,高效地去除部分有机物,增强废水的可生化性;中间池内采用氧化剂进行氧化,氧化剂为O3、H2O2/O3、H2O2/铁碳、ClO2等,去除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射流MBR采用射流曝气系统改善气液混合流场分布和紊流情况,提高传质效率,有效降低膜污染,并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等污染物,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池外或置于生物反应池内;小孔径超滤膜系统采用小孔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00~30000道尔顿,可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COD和色度等小分子有机物;最后进入多效氧化系统,采用多相多元催化电解氧化技术,将多相催化、电解分解、电解氧化、化学氧化、电絮凝等过程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元反应过程,有效去除废水中残余的难降解有机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流MBR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调节池1、复合厌氧床2、中间池3、射流MBR 4、小孔径超滤膜系统5、多效氧化系统6;所述复合厌氧床2包括厌氧分离器7、填料层8和升流式污泥床9;所述中间池配备氧化剂投加系统10;所述射流MBR 4包括生化反应池11和膜组件12;所述的小孔径超滤膜系统5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30000道尔顿的小孔径超滤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装置的射流MBR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方法,该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内混合均匀,然后进入复合厌氧床内;
(2)在复合厌氧床内,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然后经过填料层截留大量有机物,通过分离器后出水;在此过程中污泥床增强废水中的有机物向微生物的传递过程,填料层使生物附着,有效阻截污泥流失,具有加快污泥颗粒化,改善水流状态和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高效去除部分有毒有害有机物,耐冲击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8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个性化颅骨修复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吸收肋骨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