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磷酸钛氧钾晶体上制备准三维光子晶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8227.8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赵金花;黄庆;管婧;王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G02B6/134;G02B6/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钛氧钾 晶体 制备 三维 光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磷酸钛氧钾晶体上制备准三维光子晶体结构的方法,属于光电子器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磷酸钛氧钾(KTiOPO4,简称KTP)晶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非线性系数大、电光系数高、倍频效率高、化学性质稳定的优点,是制作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在集成光学方面有较多应用。
聚焦离子束系统(FIB)集形貌观测、定位制样、薄膜沉积和无掩模刻蚀各过程于一身,具有优良的无掩模及高分辨刻蚀能力,已成为微纳米级加工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光子晶体具有许多特异的物理现象,提供了一种控制光束传输的新方法,可以用于制作新型波导、光纤、滤波器等光电子器件,在光通讯和光集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1999年被美国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评为年度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制作光子晶体结构的主要方法有静电力自组织生长法、电化学方法、微加工刻蚀法,但由于技术水平及加工条件的限制,直接制作三维光子晶体还有一定的困难。英国学术期刊Nature公共了在半导体材料AlGaAs上(材料最终被湿法氧化成AlxOy)形成的GaAs脊型波导上制作二维六方格光子晶体的方法(Edmond Chow,Nature,Vol 407,26 OCTOBER 2000)。但是,在光学性能更为优良的氧化物晶体上制作光子晶体,将会在光电器件领域中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美国学术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公布了将退火质子交换技术与FIB系统相结合在铌酸锂晶体上制作光子晶体的方法(Matthieu Roussey,Appl.Phys.Lett.87,241101(2005)),但目前将离子束技术与FIB技术相结合在KTP晶体上制作可以三维约束光束传输的光子晶体方案,目前还没有任何资料涉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磷酸钛氧钾晶体上制备准三维光子晶体的方法,该方法降低直接制作三维光子晶体的难度,所形成的结构在光通信波段范围内具备三维光子晶体的特性。
在磷酸钛氧钾晶体上制备准三维光子晶体的方法如下:
1)制备、处理样品:样品为Z切KTP晶体,尺寸为10mm×10mm,厚度为2mm;对样品表面及相对两个端面光学抛光,再先后用去离子水、酒精及丙酮清洗;
2)离子注入形成平面波导结构:将清洗好的KTP样品放入加速器靶室中进行轻离子或重离子注入,注入条件为:轻离子H+或He+,能量:400-550keV;重离子C+或O+或P+或Si+,能量:1MeV-6MeV;剂量为1×1013-5×1016离子/平方厘米;束流为20nA;
3)在平面波导结构制备光刻胶掩模:用匀胶机在平面波导结构上甩涂BP218光刻胶匀胶机转速为5000转/分钟,用遮光条纹间距为20-50微米,遮光条纹宽度为5-10微米的掩模板曝光,然后采用正胶显影液显影,放入恒温炉中坚膜,在平面波导结构表面形成光刻胶条形掩模;
4)对带有光刻胶条形掩模的平面波导结构进行Ar离子束刻蚀:Ar离子束能量范围是0.4-1.9KeV,束斑直径为30mm,束流密度为15-30毫安/平安厘米,刻蚀形成5-10微米宽、深度为0.5-1微米的KTP脊型波导,然后用丙酮除去光刻胶;
5)应用磁控溅射技术在KTP脊形波导样品表面镀铬膜,铬膜厚度为30nm;
6)应用FIB系统对KTP脊形波导区进行Ga离子束刻蚀,形成准三维光子晶体;准三维光子晶体为正方孔洞结构,孔洞间距为400-600nm,孔洞半径100-200nm,所用Ga+能量为30KeV,束流为50PA,单孔刻蚀2S。
通过KTP晶体折射率及光子晶体结构,确定周期以及刻蚀单元宽度与周期比值,使KTP光子晶体禁带可落在近红外波段以及可见光波段范围内;
调整形成KTP脊型波导时的注入的离子种类及剂量,使光子晶体与脊型波导区对同一频率同一偏振的光波具有约束作用;
确定完美光子晶体中的缺陷结构(点缺陷、线缺陷),使其实现谐振腔、光波导的不同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8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型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消除水上油污的抽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