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立式移动电话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8064.3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移动电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立式移动电话。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元器件的不断小型化和功能化,个人移动电话已经成为一种追求功能大而全的信息载体。一部手机融合了显示屏、键盘等多种人机交互外设,反而给只需求基本的通讯功能的用户带来成本和操作复杂性方面的负担。
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将移动电话的功能精简化和分立化,乃至外观实用化。移动电话作为一种实时的通讯工具,应该尽可能的减小体积并达到隐蔽效果,最好完全解放了双手同时又具有相当的装饰效果,时尚商务人士可随时随地接拨电话和收发短信,让移动通讯瞬间实现在举手投足之间。另外对于视力不佳或视力缺失的老年人及残障人士该设计也完全能满足他们的通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立式移动电话,其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同时又具有相当的装饰效果,使用户能随时随地接拨电话和收发短信。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立式移动电话,所述移动电话分成物理隔离的若干功能模块,所述每一功能模块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所述通过无线连接的各功能模块实现所述移动电话的数据输入输出操作。
所述移动电话分成物理隔离的三个功能模块:
语音输入模块,用以接收用户的语音输入;
语音输出模块,用以向用户输出语音信号;
主体控制模块,用以控制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输出模块配合其实现所述移动电话的数据输入输出操作。
所述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输出模块以及主体控制模块通过蓝牙连接。
所述语音输入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麦克风、第一音频解码芯片、第一蓝牙芯片、电池以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第一音频解码芯片接收所述麦克风传来的用户语音信号并对其处理,将处理后的语音信号通过PCM接口传输至所述第一蓝牙芯片。
所述主体控制模块包括基带芯片、射频芯片、语音识别芯片、第三蓝牙芯片、电池以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基带芯片以及射频芯片实现移动电话的无线通讯,并控制所述语音识别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还控制所述第三蓝牙芯片接收外界数据,以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
所述语音输出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蓝牙芯片、电池、包括内置听筒功率放大器的第二音频解码芯片以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第二蓝牙芯片接收所述第三蓝牙芯片输出的语音信号并通过PCM接口传输至所述第二音频解码芯片,所述第二音频解码芯片通过其内置听筒功率放大器输出语音。
所述语音输入模块外观总体呈指环形状,所述语音输入模块的线路板部分呈八角形位于所述指环的装饰面,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装饰面的边缘。
所述主体控制模块外观总体呈胸针形状,包括位于所述胸针内部的线路板部分、位于所述胸针正面的按键部分以及位于所述胸针反面的SIM卡、马达以及蜂鸣。
所述语音输出模块外观总体呈耳环形状,包括依次连接的听筒功率放大器部分、转轴部分以及线路板部分,所述听筒功率放大器部分和线路板部分可绕所述转轴部分旋转并在自然下垂时两者重叠。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立式移动电话,所述移动电话分成物理隔离的若干功能模块,所述每一功能模块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所述通过无线连接的各功能模块实现所述移动电话的数据输入输出操作。所述的若干功能模块在外观上可以设置成指环、耳环以及胸针等形状,然后像佩戴首饰一样佩带在身上,当要使用电话时,就利用这些外观像首饰一样的功能模块拨打或接听电话。利用本发明,可以给用户带来既时尚又便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移动电话的原理框图;
图2为语音输入模块硬件原理框图;
图3为语音输出模块硬件原理框图;
图4为主体控制模块硬件原理框图;
图5为指环部分外观示意图;
图6为耳环处于接听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7为耳环处于非接听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胸针部分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9为胸针部分背面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8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盖网络中的数据缓存管理方法
- 下一篇:机器识别实名制出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