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7174.8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5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英;李彩燕;汪财生;高有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国英;李彩燕;汪财生;高有领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植物蛋白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指一种发酵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原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不足的情况日趋明显。鱼粉作为水产饲料工业中最重要的优质蛋白来源,其需要量急剧上升,价格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豆粕、菜籽粕等是重要的植物性蛋白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价格相对较低且来源广泛,是理想的鱼粉替代源。但是这些植物性蛋白常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等抗营养因子,极大限制了豆粕的饲用价值。制备低抗植物蛋白的各种加工处理方法也相继出现。
近年来,与加热处理、化学浸提等常规方法相比,微生物发酵处理由于去除效果良好、营养价值提高、工艺环保等多种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279835C的中国发明专利即公开了这样《一种发酵法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其包括:a、准备豆粕原料;b、在原料中加入料水;c、接种主要能产蛋白酶菌或/和产乳酸菌及分解大豆低聚糖菌或/和分解大豆凝血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的微生物菌种,所述的微生物菌种主要选自酵母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单株菌种或其组合;d、控温发酵,发酵温度为30℃~55℃;e、成品处理。该方法组合使用多菌种,与添加单一的酶制剂相比,可以同时消除多种抗营养因子,更有利于动物的吸收。但是这种方法中,料水为灭菌水;发酵豆粕中纤维素等非淀粉多糖未能得到有效去除,并且这一发酵过程仅适用于豆粕这一种植物蛋白源,对其它的植物蛋白没有作用。
反刍动物瘤胃作为特殊的消化发酵罐,其中栖息着各种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原虫等,表现出很强的降解纤维素和消除饲料毒物的作用,包括生氰糖甙、皂甙和植酸等。与单胃动物不同的是,反刍动物可以耐受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皂甙的物质,如豆粕,这可能与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发酵状态有关。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在屠宰牛羊等反刍动物中产生很多的瘤胃内容物,它占地面积大,水分多,膻味浓而严重污染周围的土壤、水源、空气。据统计,每头牛屠宰可产生2-5kg的风干瘤胃内容物,而每头羊可产生0.5-1.5kg的风干瘤胃内容物。在我国,每年立冬以后是集中宰杀牛羊的季节,如把牛羊胃内容物收集起来,至少可有30万吨。调查表明,这些内容物除20%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外,其余都被废弃。而恰恰是这些“废弃物”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同时其本身还是一种特殊的饲料资源。据分析,瘤胃内容物含粗蛋白质15.62%、粗纤维29.8%、粗脂肪为2.3%、粗灰分10.23%、无氮浸出物41.55%、钙0.81%、磷0.53%,相当于优质豆科牧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以牛羊屠宰场废弃瘤胃内容物为菌源、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效去除植物蛋白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特别是纤维素等非淀粉多糖从而获得含有大量多肽发酵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发酵植物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去植物蛋白原料粉碎,放入无氧发酵容器,得到粉碎的植物蛋白粕;
(2)处理反刍动物瘤胃:在反刍动物屠宰时,迅速分离瘤胃,将瘤胃内容物收集到无氧容器中,35±43℃恒温,过滤除去固体颗粒得到瘤胃液,并向瘤胃液中通CO2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国英;李彩燕;汪财生;高有领,未经钱国英;李彩燕;汪财生;高有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7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库多索引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摘要翻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