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线电装置中自适应阻抗匹配的匹配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57013.9 | 申请日: | 201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海恩·恩古尹;周易;维加·帕佩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索尼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L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晓冬;南霆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电 装置 自适应 阻抗匹配 匹配 电路 | ||
1.一种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
与所述天线通信的至少一个收发器;
在所述天线与所述收发器之间的通信路径中的匹配网络,所述匹配网络包括:
可从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切换的至少第一组匹配元件,在所述第一配置中,所述组中的第一匹配元件不在所述通信路径中,在所述第二配置中,所述第一匹配元件在所述通信路径中;以及
处理器,控制所述匹配网络以建立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并确定相应的第一性能度量和第二性能度量,所述处理器建立具有最佳性能度量的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匹配元件是电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匹配元件是电感器或电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性能度量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其中,所述性能度量是平均RSS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至少可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操作,并且所述匹配网络还包括至少第二组匹配元件,当所述系统在所述第一频带中操作时,所述处理器选择所述第一组匹配元件,当所述系统在所述第二频带中操作时,所述处理器选择所述第二组匹配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收发器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并且所述发送器被校准以算入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匹配元件建立配置或“T”配置或“L”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是从PCS、TDMA、GSM、Edge、UTMS、CDMA 1x-RTT、1X-EVDO、802.11a、802.11b、802.11g、802.11n、Wimax、LTE中选择的。
10.一种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
与所述天线通信的至少一个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
在所述天线和所述收发器之间的通信路径中的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包括:
可从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切换的至少第一组匹配元件,在所述第一配置中,所述组中的至少第一匹配元件不在所述通信路径中,而在所述第二配置中,所述第一匹配元件在所述通信路径中;以及
处理器,控制所述匹配电路建立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并确定相应的第一性能度量和第二性能度量,所述处理器建立具有最佳性能度量的配置,所述发送器被配置为算入所述匹配电路,以使得所述匹配电路可用在全双工模式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匹配元件是电容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性能度量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所述收发器在活动地接收或发送呼叫时,所述处理器不对所述匹配电路进行重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至少可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操作,并且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至少第二组匹配元件,当所述系统在所述第一频带中操作时,所述处理器选择所述第一组匹配元件,而当所述系统在所述第二频带中操作时,所述处理器选择所述第二组匹配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匹配元件建立配置或“T”配置或“L”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是从PCS、TDMA、GSM、Edge、UTMS、CDMA、1x-RTT、1X-EVDO、802.11a、802.11b、802.11g、802.11n、Wimax、LTE中选择的。
17.一种方法,包括:
判断接收器的接收性能指数是否未能满足阈值;
仅在所述指数未能满足所述阈值时,为与无线电装置天线通信的阻抗匹配电路建立多个配置;
针对每一配置确定接收性能指数;以及
基于确定接收性能指数的动作来在电路中建立所述配置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索尼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索尼公司;索尼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70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