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拓展口蹄疫疫苗株抗原谱及疫苗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6781.2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在新;李平花;李冬;孙普;白兴文;殷宏;卢曾军;陈应理;谢宝霞;包慧芳;曹轶梅;曹伟军;付元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15/42;C12N15/09;C07K14/09;A61K39/135;A61P31/14;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730046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向 遗传 操作 拓展 口蹄疫 疫苗 抗原 制备 方法 | ||
1.一株口蹄疫病毒毒株,其VP3和VP1结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中第304-736位氨基酸残基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蹄疫病毒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蹄疫病毒毒株的结构蛋白如SEQ ID NO:4中第1-736位氨基酸残基所示;
所述VP3和VP1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如SEQ ID NO:2中第2569-3867位核苷酸所示;
所述口蹄疫病毒毒株的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如SEQ ID NO:2中第1660-3867位核苷酸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蹄疫病毒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蹄疫病毒毒株的基因组RNA对应的cD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一种疫苗,其活性成分为灭活的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口蹄疫病毒毒株。
5.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口蹄疫病毒毒株在制备疫苗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疫苗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为口蹄疫疫苗;
所述疫苗中使用的佐剂为IS201。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疫苗或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蹄疫为O型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蹄疫;
和/或,所述O型口蹄疫病毒为猪源的;和/或所述O型口蹄疫病毒为中国谱系或泛亚谱系或缅甸98谱系;
和/或,所述中国谱系病毒毒株为O/TL/Taiwan/97,所述泛亚谱系病毒毒株为O/China/99,所述缅甸98谱系病毒毒株为O/GS/2010。
8.一种拓展口蹄疫病毒抗原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出发口蹄疫病毒基因组RNA互补的cDNA;2)将所述cDNA中的编码出发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突变或将所述cDNA中的编码出发口蹄疫病毒的抗原决定簇的编码基因进行突变,使突变后的编码基因与待抗口蹄疫病毒毒株的等位基因相同,得到抗原谱广于所述出发口蹄疫病毒的目的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cDNA;3)表达得到步骤2)所述目的口蹄疫病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发口蹄疫病毒为任一血清型的野生型病毒,或通过任意操作获得的口蹄疫病毒;
所述任意操作为培育或基因操作;
所述出发口蹄疫病毒优先为免疫原性好、复制性能强和病毒滴度高的野生型病所述抗原决定簇为B细胞抗原决定簇或T细胞抗原决定簇。
10.由权利要求8或9所述方法得到的口蹄疫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67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