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敞开车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6765.3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E·C·H·范博克斯特尔;P·C·L·J·曼德斯;M·J·C·内伦;S·德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43 | 分类号: | B60J7/043;B60J7/05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乔志员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敞开 车顶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敞开车顶结构,其包括在车辆的固定车顶部分上限定的车顶开口,以及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车顶开口的可移动板,从车辆纵向方向看,所述板的后端可以通过一个移动机构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至少一根倾斜杆,所述倾斜杆具有可滑动地且可转动地接合固定车顶部分的第一端部,以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可转动接合所述板的第二端部,其中倾斜杆的第一端部能被驱动部分驱动,以相对于固定车顶滑动,其中为了实现旋转运动,倾斜杆还包括与导向曲面配合的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从动机构。
为了实现可移动板后端的充分向上运动,移动机构需要一个可靠的结构高度。对于被给定的向上运动,所述结构高度限制所述板的有效开启尺寸。特别地,倾斜杆的移动范围将被导向曲面的垂直尺寸限定。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类型的改进的车顶结构。
因此,根据本发明,所述敞开车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曲面具有敞开端,当所述板的后端向上移动一定距离时从动机构能在该敞开端处离开所述导向曲面,其中移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附加杆,所述附加杆包括旋转地接合固定车顶的第一端部,以及以及相对的第二端部,至少当从动机构离开导向曲面时,该相对的第二端部适于在接合处转动地接合倾斜杆接合位置,并且适于随后实现绕其第一端部的这样的旋转运动,从而从动机构离开导向曲面后,倾斜杆的旋转运动继续转动。
直到所述从动机构离开导向曲面之前,移动机构还是根据导向曲面限定从动机构和倾斜杆的位置按传统的方式运转。在此之前附加杆对倾斜杆的运动也没有影响。但是,当倾斜杆的从动机构离开导向曲面时,附加杆就接管了对倾斜杆下一步运动的控制。特别地,附加杆绕第一端部从倾斜的位置向一较竖直的位置旋转,这就引起它的第二端部有效地向上运动,然后接合位置也向上运动,结果引起倾斜杆的额外倾斜。在其非工作位(当倾斜杆的从动机构仍位于导向曲面中时),附加杆不投影在导向曲面之上,因此不会导致敞开车顶结构的有效结构高度(“外包装”)增加,尽管倾斜杆的倾斜会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敞开车顶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倾斜杆上的接合之处的位置使得,在所述板后端的最向上位置,倾斜杆的第二端部、所述接合位置和附加杆的第一端部基本上位于一直线上,该直线基本上垂直于固定的车顶部分延伸。。
这种布置使得在所述板和固定车顶部分之间形成非常有效的载荷传递,即使在苛刻工作条件下,也能最小化敞开车顶结构的间隙和振动。
尽管上述车顶结构可以被设计为附加杆在指定位置以外移动。在该位置上,倾斜杆的第二端部、接合位置和附加杆的第一端部大致成直线布置,且所述直线的延长线大致垂直于固定车顶部分。这使所述板能在达到最高位置后略向下移动一些。
在敞开车顶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接合位置限定位于倾斜杆和附加杆的第二端部之间的永久铰接连接件,其中附加杆的第一端部可滑动地接收在固定车顶部分的导轨中,所述导轨中设置有止动块,用于阻止当从动机构到达导向曲面的敞开端时附加杆的第一端部的进一步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附加杆永久地且一直能移动地与倾斜杆连接,但仅在从动机构离开导向曲面时才变得有效,同时,它的第二端部与导轨上地止动块结合。
但是,在本发明的车顶结构的可选实施例中,附加杆的第一端部与固定车顶部分通过固定铰链相连,其中接合位置限定位于倾斜杆与附加杆的第二端部之间的临时铰接连接件。
在该实施例中,只要从动机构与导向曲面相互作用,附加杆就既不与倾斜杆接合,也不沿倾斜杆运动。只有当从动机构离开导向曲面时,附加杆的第二端部将与倾斜杆在接合位置啮合来实现倾斜杆的进一步倾斜运动。例如,可以想象,所述倾斜杆的第二端部包括一个与倾斜杆的对应插销(甚至可能是从动机构)共同作用的叉部。
当附加杆和固定车顶部分包括用于将附加杆的位置锁定在所述板后端的最向上位置的协作锁定部件时,车顶结构的位置才会非常稳定。
例如,附加杆可以包括与导轨对应部分共同作用的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可以是被动式的,但也可以是主动式的,如通过驱动机构来驱动,或倾斜杆的驱动方式来驱动,如驱动缆索。
最后,可以想象倾斜杆的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板是可滑动的。这使得所述 板在倾斜后还可能被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板处于完全闭合位置时敞开车顶结构实施例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2是在板的打开运动的第一阶段之后敞开车顶结构实施例的所述纵向横截面图;
图3是在板的打开运动的连续第二阶段之后敞开车顶结构的所述实施例的所述纵向横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6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形底架式摇臂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抱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