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筒叶丝干燥参数移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6577.0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江家森;李跃峰;洪伟龄;李华杰;张炜;常明彬;罗登炎;卢新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干燥 参数 移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制丝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叶丝干燥工序是卷烟制丝生产过程关键工序之一,叶丝在干燥过程中,通过干燥去湿,达到叶丝感官质量与物理质量的协调。滚筒干燥方式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最传统的干燥方式,影响滚筒叶丝干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来料含水率、来料流量、滚筒转速、筒壁温度或压力、工艺风温、工艺风速等参数指标,其中来料含水率、来料流量为影响滚筒烘丝机运行参数、决定滚筒烘丝机处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
为将试验线滚筒干燥研究成果向生产线进行转化应用或加工同一规格产品从一条生产线转移至其他生产线,当滚筒烘丝机的规格、型号不一致时,只能采用多批次投料试验,通过对干燥后叶丝进行感官质量评价比对的方法,以实现叶丝干燥处理效果的一致性或均质化,造成较大的人力资源、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同时,效果也较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叶丝干燥参数移植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其可在生产线进行转化应用或加工同一规格 产品从一条生产线转移至其他生产线时,实现不同滚筒烘丝机干燥处理效果的一致性或均质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滚筒叶丝干燥参数移植方法,其在不同生产线转化应用滚筒干燥叶丝技术成果或加工同一规格产品从一条生产线转移至其他生产线时,所述的滚筒叶丝干燥参数移植具体方法如下:
(1)源滚筒干燥叶丝和目标滚筒干燥叶丝的来料含水率与出口含水率目标值应接近。
(2)测定上述步骤(1)中源滚筒干燥叶丝和目标滚筒干燥叶丝对应的源滚筒烘丝机和目标滚筒烘丝机在合适转速下的物料通过时间;
(3)测定上述步骤(1)中源滚筒干燥叶丝和目标滚筒干燥叶丝对应的源滚筒烘丝机和目标滚筒烘丝机的筒体干燥面积;
(4)根据源来料设定流量和物料通过时间,计算源滚筒烘丝机的源单位筒体面积干燥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源筒内叶丝量=源来料设定流量×源物料通过时间
源单位筒体面积干燥量=源筒内叶丝量÷源筒体干燥面积;
(5)根据步骤(4)中计算所得的源单位筒体面积干燥量计算目标筒内叶丝量和目标来料设定流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目标筒内叶丝量=源单位筒体面积干燥量×目标筒体干燥面积
目标来料设定流量=目标筒内叶丝量÷目标物料通过时间;
(6)根据步骤(5)计算所得的目标来料设定流量投料,并将目标滚筒烘 丝机的筒壁温度或压力、工艺风温、工艺风速等参数与源滚筒烘丝机的设定值进行相同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叶丝滚筒干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生产线不同规格、型号滚筒烘丝机的差异,经过计算得出加工同一产品不同滚筒烘丝机的参数设置,实现不同滚筒烘丝机干燥处理效果的一致性或均质化。操作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无。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滚筒叶丝干燥参数移植方法,其在不同生产线转化应用滚筒干燥叶丝技术成果或加工同一规格产品从一条生产线转移至其他生产线时,所述的滚筒叶丝干燥参数移植具体方法如下:
(1)源滚筒干燥叶丝和目标滚筒干燥叶丝的来料含水率与出口含水率目标值应接近。
(2)测定上述步骤(1)中源滚筒干燥叶丝和目标滚筒干燥叶丝对应的源滚筒烘丝机和目标滚筒烘丝机在合适转速下的物料通过时间;
(3)测定上述步骤(1)中源滚筒干燥叶丝和目标滚筒干燥叶丝对应的源滚筒烘丝机和目标滚筒烘丝机的筒体干燥面积;
(4)根据源来料设定流量和物料通过时间,计算源滚筒烘丝机的源单位筒体面积干燥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源筒内叶丝量=源来料设定流量×源物料通过时间
源单位筒体面积干燥量=源筒内叶丝量÷源筒体干燥面积;
(5)根据步骤(4)中计算所得的源单位筒体面积干燥量计算目标筒内叶丝量和目标来料设定流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目标筒内叶丝量=源单位筒体面积干燥量×目标筒体干燥面积
目标来料设定流量=目标筒内叶丝量÷目标物料通过时间;
(6)根据步骤(5)计算所得的目标来料设定流量投料,并将目标滚筒烘丝机的筒壁温度或压力、工艺风温、工艺风速等参数与源滚筒烘丝机的设定值进行相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6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射频辨识电子标签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发热源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