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表祛暑的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6168.0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付立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9/46;A61P1/08;A61P1/12;A61P1/14;A61P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表 祛暑 泡腾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涉及一种解表祛暑、化显和中的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此类暑湿感冒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西医对此病无特定的治疗方法,只是采用常规的感冒治疗手段,效果多不明显。中医则采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方法来治疗,疗效明显。代表方剂有藿香正气水等。但这些方剂存在的问题是剂型服用和携带不够方便或不易保存。
泡腾剂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制剂,越来越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治疗上述暑湿感冒的药物中尚无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的泡腾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泡腾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该泡腾剂的用途。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包括:浸膏10-150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CO2源=0.5-1.5∶0.5-1.5)10-50重量份、崩解剂1-5重量份、填充性辅料5-25重量份、助流剂0.5-1.5重量份、矫味剂0.5-1.5重量份。
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优选包括:浸膏50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CO2源=1∶1)32重量份、崩解剂3重量份、填充性辅料15重量份、助流剂1重量份、矫味剂1重量份。
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优选包括:浸膏15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CO2源=1.2∶0.6)45重量份、崩解剂2重量份、填充性辅料22重量份、助流剂0.6重量份、矫味剂1.2重量份。
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优选包括:浸膏145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CO2源=0.6∶1.2)12重量份、崩解剂4重量份、填充性辅料6重量份、助流剂1.2重量份、矫味剂0.6重量份。
本发明泡腾剂所述浸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苍术60-100重量份 陈皮60-100重量份 厚朴(姜制)60-100重量份
白芷100-140重量份 茯苓100-140重量份 大腹皮100-140重量份
生半夏60-100重量份 甘草浸膏8-12重量份 广藿香油0.6-1.0体积份
紫苏叶油0.2-0.6体积份。
本发明泡腾剂所述浸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优选制成:
苍术80重量份 陈皮80重量份 厚朴(姜制)80重量份
白芷120重量份 茯苓120重量份 大腹皮120重量份
生半夏80重量份 甘草浸膏10重量份 广藿香油0.8体积份
紫苏叶油0.4体积份。
本发明所述的泡腾剂辅料中的酸源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水溶性氨基酸、硼酸、构椽酸;优选酒石酸。
本发明所述的泡腾剂辅料中的CO2源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碳酸氢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酒石酸氢钠、碳酸氢钾;优选碳酸氢钠。
本发明所述的泡腾剂辅料中的崩解剂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阿拉伯胶、右旋糖配、甲壳素、卡拉胶、印度胶、红藻胶、西黄著胶、角叉菜胶、罗望子胶、果胶、黄原胶、海藻酸及其盐、糊精、环糊精、琼脂、乳糖;所述淀粉及其衍生物如预胶化淀粉、变性淀粉、羟丙基淀粉、梭甲基淀粉,所述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梭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优选微晶纤维素。
本发明所述的泡腾剂辅料中的填充性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乳糖、甘露醇、蔗糖、葡萄糖、聚乙二醇、赤藓糖醇、山梨醇、果糖、阿拉伯醇、海藻糖、D一核糖、低熔点琼脂糖、虫胶、木糖醇、棉子糖、葡萄糖、异麦芽醇、乳糖醇、麦芽糖、卡波姆、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泊洛沙姆、明胶、以及它们含结晶水化合物;优选甘露醇。
本发明所述的矫味剂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薄荷油、甜菊苷、薄荷醇、人造香草、肉桂及各种果味;优选薄荷醇。
本发明所述的助流剂为聚乙烯醇6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6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仔猪蓝耳病的复方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遮蔽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