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盖轴承压装用工装及压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5027.7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倩如;刘洋;孙杰峰;唐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轴承 用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起动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动机驱动盖轴承压装用工装
背景技术
车用起动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刷架、驱动盖组件、电刷盖组件组成。电机要正常工作,电机的驱动盖组件必须保证装配在上面的定子、转子、单向器、电磁开关配合良好。电机驱动盖质量非常重要,起着承接电机和发动机装配以及电机电磁开关、定子、转子装配位置关系的核心零件。驱动盖轴承压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装配质量关系着电机性能以及寿命。
驱动盖轴承压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直压法:采用气压机直接将轴承套装于芯轴上,压入驱动盖轴承室内,芯轴较轴承内孔小0.02mm;二、涨压法,将轴承套装于较其内孔大0.01mm的芯轴上,用上汽缸将轴承压入驱动盖轴承室内,轴承被涨大0.008mm,采用下汽缸将芯轴拉下。直压法会使轴承内径变小,导致减速器输出轴与轴承配合不良,导致电机摩擦大,电流大,电机发热快,导致电机性能差,但是这类工装结构简单。涨压法能够满足较高的装配精度,是目前采用较多的装配方式,但是涨压法的工装结构较直压法工装结构复杂,而每开发一个新产品都将制造一套涨压法工装,制造成本高、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实施涨压法的起动机驱动盖轴承压装用工装,同时又能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的端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驱动盖轴承压装用工装,包括安装于底座的支承柱,套装于支承柱上的滑动套,还包括一个可拆卸式定位座,定位座下端面与滑动套的上端面相适配,定位座上端面与驱动盖的定位面相适配。
所述定位座与支承柱滑动配合。
所述支撑柱内设有与支撑柱轴心重合的芯轴,芯轴顶端的外径比轴承内孔直径大0.005mm至0.02mm,芯轴底端设有下拉孔。
所述芯轴顶端的外径与轴承的过盈量为0.008mm。
所述滑动套下设有弹性顶推结构。
所述弹性顶推机构包括弹簧和套装于弹簧内的导向杆,导向杆上端连接于滑动套,导向杆的支臂由弹簧顶推,导向杆下端与支承柱的底板上设置的导向杆伸缩孔对应。
所述弹簧及导向杆为至少一组。
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盖轴承压装用工装的压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与驱动盖相匹配的定位座(4),将定位座(4)安装于驱动盖轴承压装用工装上;
b,由驱动装置将芯轴(8)的顶端压入轴承(10)内孔中;
c,将驱动盖放置于定位座(4)之上,使驱动盖与定位座(4)的定位面配合;
d,由驱动装置将驱动盖向下压,使轴承(10)压入驱动盖上的轴承孔中;
e,由驱动装置向下拉动芯轴(8),使芯轴(8)的顶端脱离轴承(10)的内孔。
所述轴承(10)与芯轴(8)的顶端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02mm至0.01mm。
所述步骤b、d、e的驱动装置均为汽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一套工装仅靠更好定位座即可满足不同规格的驱动盖和轴承的压装,节省的设备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利用涨压法压装,可以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工装沿轴线的剖视图。
图3为驱动盖待压装状态示意图。
图4为弹性顶推结构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支承柱,3-滑动套,4-定位座,5-弹簧,6-导向杆,7-导向杆伸缩孔,8-芯轴,9-驱动盖,10-轴承,11-支臂,12-下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现有工装中对驱动盖9的定位通过套装于支撑柱上的滑动套3来实现,滑动套3的上端面形状与驱动盖9的定位面形状相适配,滑动套3与支撑柱相对位置上均开有沿支撑柱轴向的键槽,键槽中的导向键对滑动套3的周向自由度进行限定,同时允许滑动套3沿支撑柱轴向上下移动。由于不同产品的驱动盖9规格不一致,滑动套3的定位面不能适应多个产品,且滑动套3与整个工装连为一体,那么就需要制备多套工装。制造成本高、时间长,还有可能造成设备的闲置。本发明进行了如下改进,如图1、图2所示,驱动盖轴承压装用工装,包括安装于底座1的支承柱2,套装于支承柱2上的滑动套3,还包括一个可拆卸式定位座4,定位座4下端面与滑动套3的上端面相适配,定位座4上端面与驱动盖9的定位面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5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横梁的集装箱运输船的舱壁结构
- 下一篇:电动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