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4906.8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美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43B17/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脚工具,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鞋垫,其可广泛应用于篮球鞋、跑步鞋、登山鞋、网球鞋等运动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护脚工具应运而生,如运动鞋、皮鞋等鞋子,鞋子穿着是否舒适、使用寿命是否长久,是人们挑选鞋子必要考虑因素。
以运动鞋为例,众所周知,运动鞋是现代人最喜欢穿着的一种鞋子,特别在户外运动。现有运动鞋包括鞋底、与鞋底连接的鞋帮以及垫设于鞋底上的鞋垫,其在人们穿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人们脚部对鞋底用力不均匀等问题,靠近脚后跟处的鞋底底面外侧比内侧更容易磨损,导致鞋底底面外侧和内侧高低不平,人们在日常行走时,脚部易扭伤,产生崴脚现象;也使运动鞋整体使用寿命降低。
参照图10,现有鞋垫一般包括鞋垫本体1和垫设于靠近脚后跟处的鞋垫本体1底面上的垫片2,该垫片2一般采用胶水粘接于鞋垫本体1底部,其一般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人们在行走时,垫片2具有一定缓冲脚后跟挤压鞋垫本体1的作用,但是无法调节鞋底底面外侧和内侧产生的高低不平的问题;该垫片2只有一层结构,脚后跟挤压鞋垫本体1时,垫片2的透气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鞋垫,以克服应用于鞋子上的鞋垫不具调节鞋底底面外侧和内侧产生的高低不平以及粘接于鞋垫底面上垫片透气性差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鞋垫,包括鞋垫本体,还包括垫片装置,该垫片装置连接于靠近脚后跟处的鞋垫本体底部,该垫片装置包括一呈圆盘状的基座和与基座相配合的基座盖,该基座的盘面上布满大小相同且具有弹性的多根圆筒,所述基座盖盖面上也布满与多根圆筒相配合且也具有弹性的多根圆柱,该基座盖通过多根圆柱分别对应的插入多根圆筒内与基座连接,该基座盖盖面由两区域构成,一区域上的数根圆柱高度小于所述多根圆筒高度,另一区域上的数根圆柱高度和所述多根圆筒高度相同。
前述基座盖盖面以其中心线划分的两区域,一区域上数根圆筒高度从基座盖盖面中心处向基座盖盖面一侧边缘处呈阶梯分布。
前述鞋垫本体底部上且靠近脚后跟处设有凹槽,该凹槽槽口设于鞋垫本体的侧面上,所述垫片装置装设于该凹槽内。
前述基座固定连接于靠近脚后跟处的鞋垫本体底面上。
前述基座盖呈圆盘状。
前述鞋垫本体分布有用于脚底散气的散气孔。
前述鞋垫本体包括上层和下层两层结构,上层为尼龙化纤布,下层为PU层,该尼龙化纤布上且靠近脚后跟处设有图案层。
前述多根圆筒和多根圆柱分别为多根橡胶圆筒和多根橡胶圆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垫片装置,解决了靠近脚后跟处的鞋底底面外侧和内侧由于人们脚部对鞋底用力不均匀等原因产生的高低不平的问题,使用时,如果鞋底底面外侧和内侧持平,把基座盖上数根圆柱高度小于所述多根圆筒高度的区域转到脚后跟的前部,使这区域上的数根圆柱不会受到脚后跟压力作用,等到鞋子穿久了,鞋底底面出现高低不平时,把这区域转到鞋底底面较高部所对应的一侧,由于数根圆柱高度小于所述多根圆筒高度,脚后跟用力时,该数根圆柱被压低,从而相对降低了较高部的高度,填补了由于鞋底底面外侧和内侧高低不平产生的不足,可循环的自由调节鞋底底面产生的高低问题,提高了鞋子使用寿命;该垫片装置采用双层结构且双层之间采用多根圆柱分别对应插接于多根圆筒内的方式连接,多根圆筒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垫片装置透气性效果好;散气孔的设计,提高了鞋垫整体透气性;图案层的设计,该图案层可为3D商标,增强了企业品牌宣传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未装上垫片装置的分离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基座和基座盖分离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基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基座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的靠近脚后跟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拔开基座盖后的分离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的靠近脚后跟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现有鞋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美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美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4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纬交叠无织造复合材料
- 下一篇:细旦涤纶BCF长丝的生产方法及所用喷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