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53849.1 | 申请日: | 2010-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8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王永;张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10/05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密封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池芯及电池上下盖板,所述电池上盖板上设有正、负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是由圆柱形小电芯并联组成,所述小电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而成,所述小电芯上设有正、负极耳,所述壳体为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小电芯并联成小电芯组,所述小电芯组上设有正、负极耳,两个以上的所述小电芯组并联形成电池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耳位于所述小电芯的同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电池上盖板与电池芯之间及电池下盖板与电池芯之间的绝缘固紧夹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紧夹具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上设有两个小孔,所述上夹板设在所述电池上盖板与所述电池芯之间,所述小孔与所述电池上盖板形成带有通孔的凹槽,所述下夹板包括基板和矩形格栅,所述下夹板设在所述电池下盖板与所述电池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格栅具有连续排列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比小电芯直径大0.2mm-1mm,所述圆形通孔的个数与小电芯个数相同,所述小电芯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圆形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格栅的壁体设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紧夹具的材质为聚苯硫醚PPS或聚四氟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柱包括圆极柱,所述圆极柱下面设有T形凸台,所述T形凸台上部设置在所述带有通孔的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正、负极片上设置极耳,再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叠放,采用卷绕的方式制成圆柱形小电芯;
(2)、将小电芯的下部放置在矩形格栅的圆形通孔内,小电芯的底部与下夹板基板接触;
(3)、将小电芯并联,形成电池芯,其中,两个以上小电芯并联形成一个小电芯组,两个以上的所述小电芯组并联形成电池芯;
(4)、将正极柱的圆极柱穿过带有通孔的凹槽,负极柱的圆极柱穿过另一个带有通孔的凹槽,用螺母将正、负极柱分别固定于电池上盖板上;
(5)、将各个小电芯组的正、负极耳分别对应固定到正、负极柱T形凸台下部的汇流板上;
(6)、将组装好的电池芯及下夹板放入壳体内,将电池上盖板与所述壳体焊接到一起;
(7)、经注液、封口、化成后制备成成品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38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