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轴及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2597.0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F16C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3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应用 便携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机构,且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便携式的电子装置的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当前技术中,绝大部分手机都已经在接打电话、数据连接方面具有相似的性能;绝大部分的摄像、照相装置也都在像素等方面日趋走向技术瓶颈。据统计,现在的手机的卖点在于其的外形和结构上的独特性,拥有较高辨识度的手机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另外,随着满足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超薄设计,高像素的摄像模组因为结构体积的限制需要放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面,以提高镜头移动所需要的路径。然而这种设置虽然提高了摄像模组的性能,但是可能会让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转轴,使得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新颖的外观和结构,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并且当摄像头安装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侧时,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转轴,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显示部和本体,转轴包括:
转动部,包括:
基座,固定在本体上;
第一转动模块,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上,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以及
第二转动模块,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动模块,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其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互垂直;以及
轴部,固定连接于显示部和第二转动模块,带动第二转动模块转动。
进一步说,第一转动模块在0~90o之间转动。
进一步说,第二转动模块包括凹槽,轴部包括凸出部,凸出部卡合于凹槽中。
进一步说,基座包括多个螺丝孔,基座利用这些螺丝孔固定于本体上。
进一步说,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侧包括摄像头,基座固定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与摄像头相反的一侧。
进一步说,便携式电子装置在摄像头的同一侧包括拍照键。
进一步说,转动部为中空结构,数据线穿过转动部连接显示部和主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显示部;
本体;以及
转轴,连接显示部和本体,包括:
转动部,包括:
基座,固定在本体上;
第一转动模块,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上,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以及
第二转动模块,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动模块,以第二轴线为轴转动,其中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互垂直;以及
轴部,固定连接于显示部和第二转动模块,带动第二转动模块转动。
进一步说,显示部包括屏幕,当显示部沿第一轴线转动90度,再沿第二轴线转动90度,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照相/摄像状态,屏幕朝向与摄像头相反的一侧。
本发明提出的转轴能够绕相互垂直的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转动,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屏幕能够转动至使用者在拍摄时,方便查看影像的方向。
当摄像头位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侧时,屏幕能够利用转轴转向另一侧,得以面对使用者。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拍照键设置在摄像头的同一侧,使用者得以在观察屏幕的同时,方便地按下拍照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2b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关闭时的不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a和3b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处于照相或摄像状态时不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转轴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转轴安装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a、7b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作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看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为手机,在其他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也可以是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具有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本体100、显示部200和转轴300,显示部200利用转轴300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100上。显示部200上包括屏幕201,用以显示文字、图像、动画等使用者界面。
请参看图2a和2b,图2a和2b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关闭时的不同角度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2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