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2176.8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怀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信诺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0;C08L67/02;C08L25/12;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钧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90 | 代理人: | 符立新;张向琨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聚酯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的成型温度和高的成型加工流动性、高的透明性、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高的耐热性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降低塑料材料的成型温度、提高其成型加工流动性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的意义,一些情况下还是其产品加工工艺所必须。
例如,手机、电脑外壳采用塑料制作时,其外壳上的贴膜工序早先是于外壳注塑成型后再进行,现今,为了缩短加工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使得贴膜更加牢固,已采用外壳与贴膜在模内一体成型的工艺。
在此情况下,早先应用于手机外壳的聚碳酸酯(PC)塑料材料即显现出其成型温度高、成型加工流动性差的不足,原因在于,用作贴膜的材料通常是透明性好、耐磨损、耐化学试剂的高粘度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但此类PET材料的明显熔点在260~270℃,而PC塑料无明显熔点,且分子链刚性大、树脂熔体粘度大,为了能顺利进行成型加工,通常需要将其加热至270~310℃之间,以获得较好的成型加工流动性。因此,在此类壳体与贴膜一体成型的工艺过程中,由于PC壳的成型加工所需温度高,常常导致贴膜的融化破坏以及膜上用于制作图案的油墨(根据PET的熔点选用熔点大于260℃的油墨)的破坏,而成型温度低则不能达到外壳与贴膜之间的牢固结合。此外,制品还需要进行烘烤以使油墨与树脂结合更牢固,因此,同时需要外壳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热性。
现有技术中,通过共混改性得到包含PC组分的合金或添加改性得到PC的组合物等方法,可以使材料的成型加工流动性较单一组分的PC塑料有所提高,但有时会同时使得材料的其它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例如,于2001年3月21日公布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CN1288022A公开了一种高透明阻燃聚碳酸酯和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合金,可以制备出较PC的成型加工流动性为好的材料,但其冲击强度较PC塑料而言有所下降。
于2009年7月1日公布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CN101469115A公开了一种高流动性、高冲击强度的聚碳酸酯组合物,但该材料却失去了PC的透明性,同时,其耐热性与强度也均有所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具有低的成型温度、高的成型加工流动性、高的透明性、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高的耐热性。
针对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聚酯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聚碳酸酯,10~90%;聚酯,5~85%;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0.8~3%;相容剂,0.1~1%;稳定剂,0.5~2%;以及润滑剂,0.3~1%。
针对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碳酸酯/聚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称量前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中的组分;将聚碳酸酯、聚酯、以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原料投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再将相容剂投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再将稳定剂、润滑剂投入到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经八温区双螺杆型挤出机熔融混合、挤出、造粒,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控制1区为180~270℃,2区为200~270℃,3区为210~270℃,4区为210~270℃,5区为210~270℃,6区为210~270℃,7区为210~270℃,8区为210~270℃,机头温度为190~250℃,熔体温度为180~270℃。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获得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具有低的成型温度与高的成型加工流动性,在模内贴膜工艺(即壳体与贴膜一体成型工艺)的应用中,能够通过采用适当的工艺参数(尤其是低的成型温度),既保证了贴膜牢固又保证了膜及膜上的图案不受损,生产可控性高。同时,产品又具有高的透明性、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高的耐热性,使本发明材料的应用领域更广,可广泛用于手机、家电的外壳构件以及汽车配件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首先,说明依据本发明的聚碳酸酯/聚酯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信诺橡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信诺橡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2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