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装置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1922.1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戴云霓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身份 认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应用依赖方RP发送访问请求;
接收所述RP返回的包含了随机数的认证质询消息;
采用私钥PK对所述随机数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后的随机数;
向所述RP发送认证请求消息,所述认证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加密后的随机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访问请求的HTTP From Header字段中携带统一用户标识UUL;或者,在所述认证请求消息的HTTP Authorization Header字段中携带所述UU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质询消息包括:HTTP 401 Unauthorized消息;所述认证质询消息中的WWW-Authentication Header字段中包含:所述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的标识、至少一个非对称加密算法参数和认证所需的随机数Nonce;
所述采用私钥PK对所述随机数进行加密包括:解析所述认证质询消息以得到所述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的标识,从所述加密算法参数中选择一个非对称加密算法,采用所述私钥PK对所述随机数采用选择的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质询消息中还包含用于传统表单认证的HTML表单;所述方法还包括:
同时提供传统表单认证和所述分布式身份认证方式供用户选择;
当用户选择所述传统表单认证时,接收用户的表单输入,将所述表单输入的身份信息提交所述RP进行认证;
当用户选择所述分布式身份认证时,接收用户选择的用户身份,获得与所述用户身份对应的统一用户标识UUL以及用户私钥PK,将所述UUL以及加密后的随机数提供给所述RP进行认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自动认证的设置,接收用户设置的默认UUL;
向所述RP发送认证请求消息包括:向所述RP发送携带有所述默认UUL的认证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认证质询消息后,呈现认证快捷按键;
响应用户对该快捷按键的点击操作,呈现用于认证的UUL列表;
向所述RP发送认证请求消息包括:响应用户对所述UUL列表的选择操作,向所述RP发送包含所述用户选择UUL的认证请求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加密信道SSL从用户身份提供方IDP获取用户私钥文件,或者从包含所述私钥文件的存储介质中获取用户私钥文件,所述私钥文件中包含了私钥PK和统一用户标识UUL。
8.一种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代理UA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所述访问请求向所述UA返回包含随机数的认证质询消息;
接收所述UA发送的认证请求消息,所述认证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UA采用私钥PK对所述随机数加密后的随机数;
从所述访问请求或所述认证请求消息中获得统一用户标识UUL;
根据所述UUL从用户身份提供商IDP处获得包含了公钥信息的用户证书Cert;
采用所述公钥对所述加密后的随机数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随机数与所述认证质询消息中的随机数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一致则认证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质询消息包括:HTTP 401 Unauthorized消息;在所述认证质询消息中的WWW-Authentication Header中包含非对称加密算法参数,以供所述UA选择;
UA提交的所述认证请求中包含了UA选择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根据所述UA选择的非对称加密算法,采用所述公钥对加密后的随机数进行解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UL为在所述IDP上注册的用户身份标识ID;
根据所述UUL从用户身份提供商IDP处获得包含了公钥信息的用户证书Cert包括:从所述IDP中获得与所述用户身份标识ID对应的Cer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9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振复用发送器和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咬尾卷积码的译码方法及译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