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1906.2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王善学;卢绪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63/04;C08K13/06;C08K9/10;C08K3/36;C08K5/3462;H01L23/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半导体器件 封装 环氧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以环氧树脂的重量份为基准,在该环氧树脂组合物中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
组分名称 重量份
环氧树脂 100
酚醛树脂固化剂 5~100
固化促进剂 0.1~10
无机填料 300~800
硅烷偶联剂 2~6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烯-7水溶液 0.5~5
脱模剂 0.1~5
着色剂 0.1~5
所述的固化促进剂是咪唑化合物、叔胺化合物、有机膦化合物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无机填料是结晶型二氧化硅粉末、熔融型二氧化硅粉末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的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烯-7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数浓度为0.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环氧树脂选自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双环戊二烯型环氧树脂、杂环型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酚醛树脂固化剂为45~1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酚醛树脂固化剂选自苯酚线型酚醛树脂、苯甲酚线型酚醛树脂、单羟基或二羟基萘酚醛树脂、对二甲苯与苯酚或萘酚缩聚的酚醛树脂、双环戊二烯型酚醛树脂、氨基酚醛树脂、三聚氰胺酚醛树脂、苯撑型酚醛树脂和联苯型酚醛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咪唑化合物选自2-甲基咪唑、2,4-二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2-苯基-4-甲基咪唑、2-(十七烷基)咪唑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叔胺化合物选自三乙胺卞基二甲胺、α-甲基卞基二甲胺、2-(二甲胺基甲基)苯酚、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有机膦化合物选自三苯基膦、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丁基膦、三(对甲基苯基)膦、三(壬基苯基)膦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结晶型二氧化硅粉末和熔融型二氧化硅粉末的中位径都为10~4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结晶型二氧化硅粉末和熔融型二氧化硅粉末的中位径都为18~2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烷偶联剂选自: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烯-7水溶液的制备
将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烯-7缓慢滴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配制成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烯-7在水中的重量百分数含量为0.5~5%;
(2)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以环氧树脂的重量份为基准,在常温搅拌下,将无机填料300~800重量份加入到混合器中,先喷入硅烷偶联剂2~6重量份,再喷入步骤(1)制备的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烯-7水溶液0.5~5重量份,然后加入环氧树脂100重量份、酚醛树脂固化剂5~100重量份、固化促进剂0.1~10重量份、脱模剂0.1~5重量份和着色剂0.1~5重量份;混合均匀后,从混合器中放出粉料,在70~95℃预热的双滚筒炼胶机上进行加热混炼,再将混炼好的物料进行轧片、冷却至常温、粉碎制得粉状的用于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环氧树脂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9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屏蔽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