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及堆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1522.0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肖传绪;张小勇;莫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F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杨小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操作 固态 发酵 堆肥 装置 工艺 | ||
1.一种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包括发酵主仓、前辅助系统、后辅助系统和外部计算机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的前辅助系统、所述的发酵主仓和所述的后辅助系统通过传送带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主仓(6)主体采用砖混结构砌成箱式壳体,所述的箱式壳体两端分别设有仓门,在所述的仓门口安装一具有保温功能的软帘;在所述的箱式壳体顶部安装一排用于向发酵主仓(6)内补充水分的喷头(12),并在该箱式壳体顶面上开一排放气孔(11),在所述的一排一排开放气孔(11)上表面覆盖草垫,所述的草垫中加入除臭化学药剂;以及在该箱式壳体底部开有用于承接发酵物渗出液的排水沟(15),在所述的排水沟(15)上部架设导轨(10),在所述的导轨(10)上安装至少2个可移动的料斗底盘(14),所述的料斗底盘(14)上安放一料斗(13);该料斗底盘(14)通过机车牵引在导轨上移动;在发酵主仓(6)内埋设获取发酵参数数据的探头,所述的探头与所述的外部计算机处理系统电连接;在所述的发酵主仓(6)内,沿导轨(10)的两侧平行的方向布置通气管道,由一鼓风机与通气管道(16)连接,进行鼓风强化气体交换和传质;
所述的后辅助系统由堆肥熟化仓(7)、堆肥成型仓(8)和产品干燥仓(9)通过传送带连通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辅助系统包括:一用于发酵原料第一磁选分离器(1)、第一筛分分离器(2)、第一物料计量器(3)、第一物料粉碎器(4)和物料混合器(5)(这个物料混合器是发酵原料和支撑料公用的);所述的第一磁选分离器(1)和所述的第一筛分分离器(2)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第一筛分分离器(2)与所述的第一物料粉碎器(4)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第一物料粉碎器(4)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筛分分离器(2)与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第一筛分分离器(2)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物料计量器(3)通过传送带连接;还包括一用于支撑料原料的第二磁选分离器(1′)与所述的第二筛分分离器(2′)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第二筛分分离器(2′)与所述的第二物料粉碎器(4′)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第二筛分分离器(2′)与所述的第二物料计量器(3′)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第二物料计量器(3)和所述的第二物料计量器(3′)通过一汇合区与物料混合器(5)连通,所述的物料混合器(5)将堆肥原料与支撑料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由物料混合器(5)的卸料口直接转入料斗(13)中,料斗(13)通过牵引车牵引入发酵主仓(6)中。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臭化学药剂是质量浓度为0.1%-0.17%的石灰水溶液。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2根电加热管,所述的电加热管设置在排水沟(15)中,该电加热管与发酵主仓的外部计算机处理系统电连接。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发酵参数数据的探头包括:温度探头、湿度探头、氧气探头、二氧化碳探头或氨气探头。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12)之间的间隔20cm-200cm。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车是拖拉机牵引或其它牵引设施牵引。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操作的固态发酵堆肥装置进行发酵堆肥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将测定过水分的发酵原料送入第一磁选分离器(1),经磁选分离除去金属后的原料送入第一筛分分离器(2),粒径小于5cm的物料通过第一筛分分离器(2),进入第一物料计量器(3);粒径大于5cm的物料不能通过第一筛分分离器(2),大粒径物料进入第一物料粉碎器(4),经过粉碎后再返回第一筛分分离器(2),最终物料能够全部通过第一筛分分离器(2),进入第一物料计量器(3);
将测定过水分的支撑料原料送入第二磁选分离器(1′),经磁选分离除去金属后的支撑料原料送入第二筛分分离器(2′),支撑料原料通过筛分器,进入支撑料原料第二计量器(3′);粒径大于5cm的支撑料原料不能通过第二筛分分离器(2′),大粒径的支撑料原料进入第二物料粉碎器(4′),经过粉碎后返回第二筛分分离器(2′),最终支撑料原料能够全部通过第二筛分分离器,进入第二物料计量器(3′);来自第一物料计量器(3)与第二物料计量器(3′)的发酵原料和支撑料按照计量的比例一起通过传送带送入物料混合器(5)中,经过充分的混合,完成发酵前的备料;
2)发酵:经步骤1)物料混合器(5)混合的原料和支撑料卸入料斗(13)内;用机车将料斗底盘(14)及料斗(13)牵引回发酵主仓(6),由于有多个料斗底盘(14)及料斗(13),故需重复多次,以完成料斗(13)的装料,记录相邻两个料斗的装料间隔;控制发酵主仓(6)的环境条件:温度为30-40℃;湿度为50-100%,并进行通风;经过48-72小时发酵后,检测发酵原料的碳氮比,达到堆肥的碳氮比时发酵过程完成;
3)熟化: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后物料从料斗(13)中卸入堆肥熟化仓(7)中,不定期检测物料的碳氮比,待物料的碳氮比最终稳定在15-20时,完成堆肥熟化,用传送带将物料送入堆肥成型仓(8)中,进行成型操作,成型后的物料送入产品干燥仓(9)中,经过干燥后的物料水分低于10%,将达到水分要求的物料送入仓储或者物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5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硅含镁球团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横向热风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