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方法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1374.2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阮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罗朋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特征 进行 内容 推荐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发展,互联网逐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购物、娱乐、分享信息。
然而,面对互联网上极其丰富的资源与服务,人们却往往会因为时间、关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的个体限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取其真正感兴趣的内容,陷入了“越丰富,越缺乏”的悖境。虽然,有些购物网站基于顾客浏览记录或购买记录向当前顾客提供商品推荐或用户评论等信息供其参考,但这样的方式存在推荐内容偏少(往往仅限于该网站的内部)、用户范围偏窄(只有浏览某件商品的用户才可能会被推荐相关信息)等不足,故无法实现在较大范围的用户间实现更多信息内容的分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网络设备端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用户自用户设备的用户访问行为;
b根据所述用户访问行为,对所述用户进行分类处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用户群;
c根据所述用户群,确定与所述用户群相匹配的信息资源;
d向所述用户群中至少一位用户的用户设备推介所述信息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用户设备端辅以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自用户设备发起携带用户标记的用户访问行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自用户设备的用户访问行为;
分类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访问行为,对所述用户进行分类处理,以获得一个或多个用户群;
挖掘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群,确定与所述用户群相匹配的信息资源;
推介装置,用于向所述用户群中至少一位用户的用户设备推介所述信息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辅以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
访问装置,用于自用户设备发起携带用户标记的用户访问行为。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系统,包括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网络设备及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户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基于用户访问行为进行分类,并向分类所得的用户群推荐相匹配的信息资源,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用户间分享更多的信息资源,从而有效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改善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系统拓扑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网络设备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在网络设备中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中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配合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流程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配合实现基于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推荐的流程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