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早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0959.2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0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田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黄飞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早餐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类,具体是一种营养早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为了工作的缘故,往往有经常不吃早餐,或者只吃一些快餐食品的坏习惯,养成这些饮食坏习惯对身体健康是极为有害的。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胆囊炎以及消化系统疾病,而常吃快餐的人,会因为快餐食品具有高油脂、高盐分、高糖分、较多的人工添加剂的特点,造成肥胖症、三高症,最后心脏功能受损,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营养丰富均衡、易于吸收、制作简单、风味好的营养早餐食品,并公开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营养早餐食品,其特征在于:它由豆类、五谷类、坚果类及辅助配料加工而成,按重量比,豆类占30-40份,五谷类占45-55份,坚果类占5-15份,辅助配料占1-10份。
本发明的豆类由黄豆、黑豆、大豆、红豆、绿豆、芸豆、百合组成;五谷类由高粱米、糙米、糯米、紫红糯米、黑米、小米、小麦、燕麦、荞麦、玉米、薏米组成;坚果类由核桃、白芝麻、黑芝麻、腰果、葵花子、葡萄、红枣、枸杞组成。
本发明辅助配料为苹果、香蕉、菠萝、鸡蛋、酸奶、橄榄油、蜂蜜、冰糖,使营养早餐风味更佳,品质更好。
本发明一种营养早餐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配比的豆类与五谷类混合,洗净,热水浸泡后用水煮,煮熟后放入搅拌机内,加坚果类原料、辅助配料充分搅拌,封装制成。
本发明结合营养学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选用了一些人们常用的食用物品黄豆、黑豆、大豆、红豆、绿豆、芸豆、百合、高粱米、糙米、糯米、紫红糯米、黑米、小米、小麦、燕麦、荞麦、玉米、薏米、核桃、白芝麻、黑芝麻、腰果、葵花子、葡萄、红枣、枸杞、冰糖、苹果、香蕉、菠萝、鸡蛋、酸奶、橄榄油、蜂蜜等三十四种原料加工制成,从营养学角度看,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并有较多的无机盐,以及B族维生素;其中黄豆的蛋白质含量达35%-45%,它所含的8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及比例都比较符合人体需要;谷类是热能的主要来源,其中淀粉含量达70%以上,每100克谷类种子中所含能量达1.25毫克以上;是一些无机盐与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膳食中50%-70%的能量和60%以上的维生素B1都由它提供,它的蛋白质和豆类搭配形成完全蛋白,能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坚果具有很高的油脂含量,坚果类除栗子外所含的蛋白质都较高,均在14%以上,并富含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
本发明营养早餐营养均衡,富含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等,是一种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保健佳品;本发明制作简单,只需简单的设备就可加工而成,天然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营养早餐食品,它由豆类、五谷类、坚果类及辅助配料加工而成,按重量比,豆类占35份,五谷类占50份,坚果类占10份,其他调味剂占5份,豆类原料中,黄豆5份、黑豆5份、大豆5份、红豆5份、绿豆5份、芸豆5份、百合5份;五谷类原料中,高粱米5份、糙米6份、糯米4份、紫红糯米4份、黑米4份、小米3份、小麦3份、燕麦4份、荞麦6份、玉米5份、薏米6份;坚果类原料中,核桃1.2份、白芝麻1.5份、黑芝麻1.5份、腰果1.2份、葵花子1份、葡萄1.2份、红枣1.2份、枸杞1.2份;辅助配料中,苹果0.75份、香蕉0.75份、菠萝0.75份、鸡蛋0.75份、酸奶0.6份、橄榄油0.4份、蜂蜜0.6份、冰糖0.4份。
本发明制备时,将上述原料中的豆类35份和五谷类50份放在一起洗净,洗两次即可,然后用热水浸泡30分钟;将豆类、谷类及浸泡水一起放入锅内,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即成,备用;将煮熟的食物放入搅拌机内,加坚果类,再加辅助配料,充分搅拌后封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田,未经陈秋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0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