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砼基-混元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9998.0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兴鲁涂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1/52;E04H12/28;E04B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1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沙太路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元体 | ||
1.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砼基体、还原剂、补强剂、修复剂、增韧剂及釉面剂;所述还原剂、所述补强剂、所述修复剂及所述增韧剂植渗入所述砼基体深表层构成砼基主本体,所述釉面剂涂覆于所述砼基主本体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包括树脂与固化剂,所述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和C9,所述固化剂为酚醛氨类固化剂,所述树脂与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4∶1,所述还原剂的细度≤2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包括树脂、石蜡和固化剂,所述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和C9,所述树脂、所述石蜡的总重量与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4∶1,所述补强剂的细度≤2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包括树脂、石英粉和固化剂,所述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和C9,所述石英粉的细度为600目以下,所述树脂、所述石英粉的总重量与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4∶1,所述修复剂的细度≤2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包括树脂、聚硅氧烷和固化剂,所述树脂包括环氧树脂,所述固化剂为脂肪族固化剂,所述树脂、所述石蜡的总重量与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4∶1,所述修复剂的细度≤2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釉面剂包括TO树脂、固化剂,所述TO树脂与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4∶1,所述釉面剂的细度≤2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不同的砼基,所述还原剂、所述补强剂、所述修复剂、所述增韧剂、所述釉面剂的用量不一样:
以红砖作为基体,每种助剂的用量配比(重量)为:
还原剂:20-25%;补强剂:15-25%;修复剂:15-25%;增韧剂:15-25%;釉面剂:8-10%;
还原剂:10-15%;补强剂:15-25%;修复剂:15-30%;增韧剂:15-25%;釉面剂:8-10%;
以陶粒混凝土为基体,每种助剂的用量配比(重量)为:
还原剂:10-20%;补强剂:15-25%;修复剂:15-30%;增韧剂:15-25%;釉面剂:8-10%。
8.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砼基混元体的生产流程为:
将内衬层基面进行去除浮灰处理;
将还原剂、补强剂、修复剂、增韧剂依次植渗至砼基体;
在经过处理的砼基体的表面涂刷釉面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砼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渗和所述涂的方法包括辊涂、刷涂和无气喷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基-混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渗和涂覆的方法包括辊涂、刷涂和无气喷涂三者相互结合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兴鲁涂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兴鲁涂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99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枢纽器
- 下一篇:干混砂浆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