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码头装船倍内发箱顺序决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9960.3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宁;宓为建;严伟;苌道方;何军良;陆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码头 装船 倍内发箱 顺序 决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码头装船业务的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码头装船倍内发箱顺序决策系统。
背景技术:
集装箱码头是海陆联运的枢纽,是海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链接点之一。为了适应货物运输集装箱化的趋势以及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集装箱码头在进行硬件设施投资和改造的同时,也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物流运作水平,通过合理配置码头现有资源提高集装箱处理效率,降低码头、船公司及货主的单箱成本。
集装箱码头的效率通常可以由两种类型的作业效率来衡量。一种是对船只的作业,指的是对集装箱的装卸操作;另外一种是对集装箱的接受和发送作业,指的是从码头外部将集装箱接受并堆至堆场中,以及当货主取箱时将集装箱从堆场中取出并发送到场外。
整个集装箱码头装船业务流程如下(如图1所示):
出口箱复核:是将集港箱信息与出口舱单中箱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复核已经进场的箱子信息,保证后续作业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与此同时,海关对出口箱进行放关处理,港方得到海关部门的场站收据后,需要在系统中对相应的集装箱进行放关处理。
出口箱配载:配载在码头也称“实配”,它相当于一个计划,主要任务是把场地上经过信息复核和海关放行的集装箱与相应船上的指定船箱位进行一一对应,即要计划每个箱子将来要装到船上什么位置。
作业线调度:配载结束之后才可以得出完整的箱量分布图,船舶控制员也就可以据此来进行具体的作业线调度(即桥吊调度)了。
场地机械调度:为场桥、正面吊、叉车等场地机械各自安排指定的作业区域,保证相应场地区域的机械覆盖。
装船指令发送:为了控制发箱的次序和节奏,船控人员首先要给当前作业倍内的集装箱进行指令序号的编排,也就是要决定哪些箱子先发出来,次序如何安排。
计算发箱任务并指派集卡:收到指令后,有了发箱序号的箱子会依次被服务器选中并生成发箱任务,同时分配指定的空集卡来接箱,集卡司机收到任务后便会开往指定箱区的某个位等待场吊的发箱。
岸边装船确认:场吊一经发箱确认后,集卡司机便会收到装船任务并开往任务中指定的桥吊,桥吊司机将集卡上的箱子装入配载位置后,理货人员需要通过无线手持机将该箱子的装船状态提交给服务器,由此也就完成了单个箱子的装船作业。
综上所述,对于出港的集装箱,需要对其进行装船操作。集装箱首先由场地吊车从堆场中取出并放置于集卡上,由集卡水平运输至码头沿岸区域,再由岸边的桥吊进行装船作业。因此,装船作业的第一步则是场内发箱作业,而哪一个箱子先发哪一个后发则需要船控调度人员予以指定,这个过程即是倍内发箱顺序指令发送作业。因此,装船指令是由船控调度员编制的一组顺序号,它可以控制某个倍内的出口箱从场地内发往岸边装船的先后顺序,其发送具有以下意义:
(1).控制装船发箱作业的节奏;
(2).对不合理的配载顺序进行必要调整,降低翻箱率;
(3).控制发箱顺序,尽量减少场吊移机频率;
(4).控制倍内装船顺序,保证装船作业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装船指令发送是装船作业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指令顺序号的编制工作由船控调度员完成,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调度员在高强度作业下容易忽略某些发箱原则而造成不必要的翻箱或场吊移机,甚至影响装船作业的顺利进行。因此,装船指令发送的智能化、自动化能有效降低船舶控制员的工作强度,更为有效地保障装船作业的顺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集装箱码头装船业务流程中装船指令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集装箱码头装船倍内发箱顺序决策系统,该系统自动发送的倍内发箱指令,能够有效的减少装船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提高整个装船作业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集装箱码头装船倍内发箱顺序决策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生产数据库,所述生产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生产系统运行所需的数据;
一倍内信息提取模块,所述倍内信息提取模块从所述生产数据库中获取相关装船倍内发箱顺序模型构建求解所需的原始生产数据;
一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将所述倍内信息提取模块获取的相关数据按照模型中设定的维度进行映射,形成装船倍内发箱顺序模型构建需要的相应的参数矩阵;
一动态建模模块,所述动态建模模块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利用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处理形成的参数矩阵构建相应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从而形成相应的装船倍内发箱顺序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9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